“小诸葛”白崇禧亲自挂帅: 揭秘鲜为人知的桂南会战( 三 )

 

白崇禧

第16集团军为预防日军登陆 , 对日军登陆作战作了估计 , 判断有三种可能:一是日军主力由粤南沿海电白等处登陆 , 然后向宾阳推进 , 威胁南宁;二是日军主力由北海登陆 , 攻取灵山、横县后溯江而上 , 直逼南宁;三是日军一部在北海登陆佯攻 , 主力则由钦县、防城登陆 , 沿邕钦公路(南宁—钦县)向南宁进攻 。 当时判定钦县、防城地形不佳 , 北海登陆也受公路破坏和防御工事的影响 , 因而日军最可能采取第一种方案 , 桂林行营据此制订了桂南会战指导方案 。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 ,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认为日军苦于兵力短绌 , 在桂南实施登陆作战的可能性甚微 , 因而集中精力筹划年底将要发动的冬季攻势 , 减少了桂南驻军 , 原驻桂南的第31军3个师奉命调往广东西江 , 桂南驻军仅剩下第46军及两个独立团 , 加上一些地方团队 , 计约两万余人 , 且分散配置于南宁、贵县以南亘北海沿岸既设阵地 , 防守着漫长的海岸线 , 首尾无法相顾 。 第46军的第170师奉调为第16集团军的总预备队 , 第175师任北海、电白方面防务 , 钦州、防城一线只剩下新19师 , 师长黄固指挥所部4个团防守200公里以上的海岸线 , 深感兵力单薄 。 日军以今村均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为登陆作战主力 , 海军第5舰队及海军第1、第2航空队协同作战 , 由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统一指挥 , 准备在钦州以南地区强行登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