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战场骄横一时的日军遭遇“滑铁卢”: 投入10万兵力, 死伤1440人( 五 )

在张鼓峰事件中 , 日苏双方投入兵力将近10万 , 日军死伤1440人 , 苏军死伤847人 。 在这场实力较量中 , 苏军动用了大量坦克、重炮、飞机等现代化武器 , 日军的装备相形之下不免自惭形秽以致情愿看着第19师团挨打 , 也不敢出动飞机和坦克与苏军正面较量 。 最后不得不撤出沙草峰和张鼓峰 。

 

张鼓峰事件爆发后 , 中国政府非常关切 , 1938年7月27日 , 蒋介石致电苏联大使杨杰 , 要其询问“张鼓峰案苏俄以后决心究竟如何?倭如提议组织划界或调查委员会时 , 苏俄是否接受?如其接受 , 则倭藉此拖延时日 , 且可于此会期内希图保障其安全 , 而抽其东北兵力侵华 , 待侵华告一段落 , 再以全力对苏 , 其意甚明 , 苏必勿受其愚 , 请以中意转问其当局决心如何” 。 (《战时外交(二)》 , 第342页 。 )从张鼓峰事件的影响看 , 它对日军进攻武汉一度起了牵制作用 , 但它没有发展成日苏全面战争又不免使许多中国人感到怅然 。 事实说明 , 苏联虽愿支持中国消耗日军力量 , 但不可能直接参加对日作战 。 日军通过在张鼓峰的冲突 , 深切感受到苏军的强大 , 但也觉察到苏联并无意扩大战争 , 因而继续进攻中国当时抗战的重心——武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