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彝族娃娃跟着“AI老师”学普通话

  中新社凉山5月21日电(作者 王鹏)“那比(彝语) , 鼻子 。 ”“鼻子!”“鸟么(彝语) , 眉毛 。 ”“眉毛!”五月中旬 ,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姐把哪打村幼教点内 , 一群五六岁的彝族娃娃坐在电脑前 , 正跟着“AI老师”学说普通话 , 琅琅的跟读声在村子里回荡 。

  这位电脑里的“AI老师” , 是凉山州彝族娃娃们学习普通话的“良师益友” 。 2018年5月 , 为了解决凉山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学前儿童普通话普及程度低的问题 ,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当地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工作 , 2724个村级幼教点内的11.28万名幼儿学起了普通话 。

  “我们在昭觉县调研时发现 , 由于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短缺、老师流动性大 , 一些老师的发音也并不标准 , 普通话教学面临很大困难 。 ”“AI老师智慧教育”团队负责人刘硕告诉采访人员 , 为更高效帮助孩子们学习普通话 , 该团队研发出了彝汉双语的“AI老师智慧教育系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