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 )


5、管理好时间 , 才能自觉行动
一个会管理自己时间的人 , 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一般来说也会更强 , 做很多事情的自觉性当然也会更高 。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衡量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的前提 , 就是要让孩子明白“时间是自己的”、“管理时间是自己的事” , 同时还要让孩子自己承担没有管理好时间的一些后果 。我们在引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过程中 , 并不是一味催促孩子“快点!”、“快做!” , 而是从小就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 , 并建立自己的“时间规则” 。
6、制定好计划 , 才能有条不紊
在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 很多事情其实都有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 , 每一天的安排也都比较有规律 。如果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 他们就需要学会制定计划 , 学会自我规划 。这也是衡量一个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
当然 , 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和安排日程 ,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当孩子处于学龄阶段时 , 我们需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 , 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
7、集中注意力 , 才不容易分心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 , 注意力的发展 , 不仅跟大脑发育的进程有关 , 而且还跟这个阶段的认知、心理、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密切相关 。
孩子的专注力 , 大都是在玩耍、游戏、运动、户外活动等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 孩子们一般都能做到专注 , 不容易被其他东西分心 。比如 , 通过玩拼图、找不同等很多游戏 , 就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 当孩子完全投入游戏时 , 他们根本就不会受外界影响而分心 。
(图片选自网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