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处死单雄信,为何只有徐茂公一个人求情?( 二 )


其实关于单雄信演义中的定位经历了很多次的变化,因为隋唐类的小说大致上分了两类,一种是以帝王为中心的,一种是以反隋的英雄为中心的 。所以这两种类型的小说中单雄信的形象肯定也不一样 。单雄信在唐朝和宋朝应该就是以勇猛战将的形象在小说中出现,到了元朝和明朝单雄信就被定位为小人,比如《大唐秦王词话》就把单雄信写成了反面人物,他被王世充设下“美人计”,招为附马,背叛了朋友,和王世充里应外合,拿下了瓦岗寨 。
单雄信后来也随王世充降唐,李渊下令“果首示众”,单雄信向徐茂公求情,徐茂公都不理他,直接斩首 。所以这时候的演义小说是没人给单雄信求情的 。而到了明末,《隋史遗文》等小说出现后,单雄信又变成了义薄云天的小关羽,自然最后求情的人很多了 。
历史上的单雄信被杀始末正史中的单雄信根本不是什么九省绿林总瓢把子,也不是二贤庄的庄主,和秦琼也没有过硬的交情 。
《旧唐书》记载,单雄信和徐世勣是同乡密友,两个人都很勇猛,单雄信善于使马槊,程咬金据说也使得这个东西,一种马上用的长矛 。
大业九年(613年),韦城翟让因为犯了罪亡命到了瓦岗,聚齐了一群人宣布起义 。单雄信和徐世勣一同去参加了翟让的瓦岗起义军 。成为了翟让的得力干将 。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因为助杨玄感反隋失败,投奔了瓦岗军 。李密这个人很有才能,进入瓦岗后,帮助瓦岗寨实力提升了一大截 。随后翟让就在王伯当和徐世勣的劝说下,把大权交给了李密,李密从此自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 。
翟让让出了大权,他是个粗人,觉得没什么,可是手下人都觉得不行,还是得把李密的位置抢回来,翟让没有同意,但是这个事情被李密知道了 。李密所以先下手为强,以宴请翟让为由,设计杀了翟让,同时还砍伤了翟让的心腹徐世勣 。单雄信一看情况不妙,立马向李密磕头求饶,李密觉得他们都是猛将,所以没有杀他们 。让单雄信和徐世勣统领翟让的兵马 。
瓦岗寨失败后,徐世勣转投大唐,而单雄信投降了王世充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出战直取李世民,多亏了徐世勣的出现制止了单雄信,使李世民幸免于难 。
武德四年(621年),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单雄信等将领被大唐俘虏 。《资zhi通鉴》中记载的是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人处死,这时候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可是没有被允许,于是单雄信被砍头 。而《旧唐书》中记载的是李渊下令杀死的单雄信,同样也是徐世勣求情无果 。
但是单雄信被杀时,徐世勣亲自给他送行,说起为他求情失败的事情,单雄信有点失望,说我就知道你不能做到 。徐世勣说,忠义难两全,并表示会在单雄信死后照顾单雄信的家人 。并且徐世勣还割下自己的肉给单雄信吃,说没有忘记当年同生共死的誓言,单雄信很感动,随后被杀 。
充既平,雄信将就戮,英公请之不得,泣而退 。雄信曰:‘我固知汝不了此 。’绩曰:‘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已许国,义不两遂 。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 。\"因以刀割其股,以肉啖雄信曰:‘示无忘前誓 。’雄信食之不疑 。”《隋唐嘉话》
其实正史中单雄信被杀,只有徐世勣一个人求情也可以理解,毕竟历史不是演义,在历史上程咬金一直是李密的手下,而秦琼一开始还是隋朝的官员跟随来护儿镇压过瓦岗军,后来兵败不得已投降了李密 。所以单雄信和秦琼等人属于瓦岗寨的不同阵营,他们不求情也正常 。再说秦琼和单雄信接触的时间也没多久,后来秦琼就投靠了李世民,二人只能说认识而已,谈不上有交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