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人因蜱虫病去逝!夏天请收好这份“防虫攻略”!( 三 )


4. 蜘蛛:被咬伤后尽量记住蜘蛛斑纹和颜色等特征
蜘蛛咬伤也已成为急诊科中比较常见的动物致伤之一,普通咬伤仅局部疼痛,剧毒蜘蛛咬伤则可危及生命,然而一般人未必能分辨是否有毒,且蜘蛛咬伤也容易与其他毒虫咬伤混淆 。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陈庆军5月30日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采访时介绍,蜘蛛咬伤临床表现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表现,局部症状包括被咬伤处有剧烈针刺样疼痛,或可见小片青紫区伴周围发红,部分可见2个点状“牙痕”,多有皮疹及轻度水肿,有些咬伤患者可见皮肤周围水泡或组织坏死病变 。
一般蜘蛛咬伤以局部症状为主,咬伤后可出现发热、头痛、头晕、烦躁、焦虑、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黄疸、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全身表现,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炎、过敏性休克等 。
处理建议:
被咬伤后,要立即远离被蜘蛛咬伤的地方,陈庆军介绍说,尽量记住蜘蛛斑纹和颜色等特征,有条件者拍摄留存致伤蜘蛛的照片或者将致伤蜘蛛浸泡在75%的酒精中保存,同时尽量减少受伤肢体的活动 。
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手表等,以免因后续的肿胀导致无法取出,加重局部损害;早期加压包扎有利于减缓毒素的吸收,利用周围清洁水源冲洗创口,应尽早转送医院进行规范救治 。
5. 隐翅虫:驱蚊水、蚊香等驱赶隐翅虫,不可拍打
隐翅虫因其鞘翅特别短,仅能盖住腹部的前缘,好似没有翅膀,因此得名隐翅虫 。
“遇到隐翅虫,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用手拍打,这是万万不可的 。”王传林5月30日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毒隐翅虫体内没有毒腺,也没有毒刺,不会蜇人,但虫体血淋巴液和生殖器内含有毒液,受压、被拍打、碾碎的时候会释放强酸性毒汁,PH为1-2,沾染皮肤后导致皮损,灼伤皮肤,引起隐翅虫皮炎 。
处理建议:
隐翅虫行动迅速、善于飞翔,如遇惊扰立即逃逸,因此在遇到隐翅虫时,可立即驱赶,或使用驱蚊水、蚊香等具有驱蚊虫作用的药物,驱赶隐翅虫;夜间在户外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灯下,昆虫具有趋光性,容易受到光源吸引 。
如果接触了隐翅虫的毒液,出现局部红肿、瘙痒、水疱、疼痛等皮炎症状,可立即用清水或碱性溶液清洗受损皮肤表面,如肥皂水,中和酸性毒液,然后及时就医 。
最后提醒您,无论遇到哪种动物致伤,都要尽快远离被伤害的环境,受伤后及时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