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二 )



划龙舟:“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


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文章图片


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 。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 。又如广东省南雄市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 。

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文章图片
插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祛病、防蚊、辟邪 。


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文章图片


这一点与小孩子佩戴香囊的性质一样 。另外,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

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文章图片
戴香囊端午节,在很多地方都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尤其是小孩子一定要佩戴 。


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文章图片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 。


端午|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文章图片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

那时候佩戴香囊主要是为了避邪驱瘟 。过了端午,渐入夏季,蚊虫泛滥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 。

时至今日,端午节已成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的公历日期虽然不固定,但它的文化内涵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深深的民族之爱和浓浓的爱国情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