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 , 张玉良在媒体发布会上曾表示 , “国有股东有着重要分量 , 国有股东信任你 , 如果你身体好、有能力、有条件 , 人家愿意让你干 , 你也愿意干 , 这是双向的选择 。 ”
“连任很好 , 可以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 另一方面 , 当董事长很辛苦 , 如果退休就可以享受人生了 。 ”张玉良称 。
三十年的领头人
1992年 , 张玉良创办上海绿地总公司(即绿地集团前身) , 并先后担任上海绿地总公司总经理 ,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务 。
官网显示 , 历经近30年的发展 , 绿地集团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以房地产、基建为主 , 金融、消费、科创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性经营企业 。
早在2013年 , 绿地就传出有意借壳上市登陆A股资本市场 。 随后在2014年4月 , 整体上市重组方案获通过 。
2015年8月 , 绿地控股正式借壳上市 , 上市首日市值高达3054亿元 , 超越了市值1644亿元的万科 , 成为了当时A股市值最高的房地产企业 。 、
同时 , 经绿地控股董事会选举 , 张玉良成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 。 彼时有媒体测算 , 绿地上市后的张玉良身价已超过57亿元 。
上市即顶峰的绿地控股 , 股价随后接连走低 。 截至2022年2月16日收盘 , 股价报4.48元/股 , 总市值仅为572亿元 。
截至2021年三季度 , 绿地集团股东包括上海格林兰投资、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 。 持股比例分别为29.13%、25.82%及20.55% 。
其中上海格林兰投资实际控制人为张玉良 , 而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集团则均为上海国资背景 。
多元化负累
在登陆A股的同时 , 张玉良曾明确提出 , 在做强地产主业的基础上 , 加快“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重点领域发展 。
此后绿地先后在基建、金融、消费等方面投资布局 。
“正是开启多元化的几年 , 绿地也错失了在地产赛道继续领跑的机会 , 近几年 , 地产业务占比更是逐年下降 。 ”有业内人士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 。
《凤凰WEEKLY地产》翻阅绿地近年来年度报告发现 , 在收入分类下 , 罗列了多种业务的收入 。
以2016年年报为例 , 主营业务包括了11个行业 , 涉及地产、建筑、商品销售、汽车、绿化、物业、酒店、金融等行业分类 。 收入金额方面 , 地产业务收入约1450亿元 , 建筑业务收入为76.59亿元 , 此外其他各类业务收入均未超过20亿元 , 当年总收入2450亿元 。
2017年 , 业务收入种类缩减至7个 , 除地产和基建外 , 依然涵盖商品销售、能源、汽车、酒店、金融等行业业务等收入 , 其收入占比依旧不是很高 。
克而瑞数据显示 , 2015年度 , 绿地集团以2015.1亿元的销售规模 , 位于销售榜单的第三位 。 彼时 , 万科地产以2627亿元的销售额领跑众房企 , 恒大地产以2050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绿地 。
2017年 , 刚刚迈过3000亿规模销售大关的绿地 , 内部喊出2018年房地产销售目标要突破4000亿元 。
但直至2021年 , 绿地控股也没能实现这一目标 。
此前的2020年、2019年 , 绿地的销售规模分别为3853亿元、3880亿元 。 几年前还与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齐头并进的头部梯队成员 , 短短数年 , 却早已被甩开太多 。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对《凤凰WEEKLY地产》表示 , “绿地近几年因为多元化发展 , 一定程度上 , 也分流了地产业务的发展精力 , 所以很难撑起来销售业绩 。 ”
“大基建、大金融 , 大消费 , 盈利上并不显著 , 而且挤占资源 。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
- 北京协和医院有多厉害?有没有去就诊过的? 北京协和医院挂号最快的方法
- 为什么删除作品抖音会限流?限流最快恢复方法
- 90%全屋定制门板基材都是密度板,最差板材之一,装修还真离不开
- 室内怎样除甲醛效果最好最快 又快又好安全方法
- 产后最减肥的食物有哪些呢?
- 这是我见过最贵的新砌墙体了,就连业主自己都说,成本很高
- 南昌禽流感,南昌最新流感疫情
- 如何运动减肥最快最有效?
- 在淘宝网,什么东西最热卖,我想开网店。
- 你遇到过最无耻的\"蹭饭\",是什么样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