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水位,洞庭湖水位最新消息( 二 )


6)朱翔[9]在《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研究》中认为三峡水库运行后,10月洞庭湖湖水将减少30%~44%,这将有利于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并扩大了农用滩地面积 。 枯水季节1~4月水库增泄,洞庭湖水位较运行前有所抬高,使潜沼化趋重对土地带来不利影响 。
7)钟吕云[10]根据三峡水库运行后,每年1~4月加大下流量发电,下泄水量比天然情况增加1000~4000m3/s,从而使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增加水量6亿~7亿m3,导致湘阴、汉寿、南县等地地下水位上升,扩大潜沼化土壤面积 。
8)湖南省地质调查院和湖北省地质调查院2002年分别完成的中国地调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11],[12]都认为三峡水库运行后,枯水期洞庭湖水量会增加,水位会抬升,使土壤潜育化等生态问题趋于严重 。
9)詹晓安等[13]根据三峡水库的调度方案,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三峡水库运行后,对城陵矶水位的影响(表4-13),总的说来枯水期水位是增高的,但其幅度不大 。 虽然如此,仍指出三峡水库运行后,抬高了洞庭湖枯水季节的水位,对洞庭湖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建议及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
表4-13 三峡水库启用后对城陵矶水位的影响
10)皮建高[14]根据三峡水库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项目领导小组的论证资料,指出三峡水库运行后1~4月荆江地区长江水位将抬高1.0~1.5m,洞庭湖水位也相应抬高0.153~1.172m,因而造成地下水位抬高,如东洞庭湖区将抬升30~50cm,从而使土壤潜育化加重 。
以上引述仅是论证的一部分,从查阅到的资料,还未见一份与上述论证相反的认识 。
2.三峡水库运行后2003~2006年的观测资料表明论证结论与实际不符
从2003年6月三峡水库启用至今所有的观测资料表明,枯水期洞庭湖的水位和地下水位都降低了 。
(1)洞庭湖水位
湖南省水利厅2006年提供的城陵矶月平均水位特征值表[15]中有关枯水期城陵矶水位情况如表4-14所列 。 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后,枯水期城陵矶水位并没有增高,而是比运行前降低了0.50m 。
表4-14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枯水期城陵矶水位变化
(2)洞庭湖地下水位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岳阳市洞庭湖岸湖积层中设立了地下水位观测井,每个月观测六次逢5,10,15,20,25,30(或29)日进行,选取了东洞庭湖的5个观测井的三峡水库运行前后的2002年到2006年枯水期的观测资料平均值列于表4-15 。 表明运行后都降低了,最小降低0.56m,最大降低1.99m,平均降低1.21m,可见降低幅度之大 。
(3)洪湖地下水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湖北洪湖设立了“长江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小港生态环境实验站”,也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观测结果在国家环保总局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公报》上发表,2005年6月3日发表了2001年到2004年五个小港的观测井地下水位资料(表4-16) 。 根据表列资料,除一个井(E井)外,其余4个井的地下水位在三峡水库运行后比运行前都降低了,特别是潜水位降低幅度较大 。
(4)鸟类变化
国家林业部等组织的由东洞庭湖湿地管理局牵头对洞庭湖区过冬水鸟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表4-15 三峡水库运行前、后(2002~2006)洞庭湖滨观测井枯水期平均水位
表4-16 洪湖小港2001~2004年各测井地下水位均值
2002年末与2003年初枯水期有水鸟30余万只[16];
【洞庭湖水位,洞庭湖水位最新消息】2003年末与2004年初枯水期有水鸟13.41万只[16];
2004年末与2005年初枯水期有水鸟11.01万只[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