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多有着或多或少的“流星情结” , 08年《流星花园》被大肆翻拍却无法复制回忆里的经典 。 当年喜欢着“花泽类”的女生已长大 , 也慢慢体会着现实与梦的区隔 , “花泽类”便成了她们心里最单纯和美好的幻象 。 如剧中花泽类偏执的爱着比自己年长的学姐藤堂静一般 , 李易峰的《花泽类》也弥漫着淡淡的忧伤 , 有关“姐弟恋”与“暗恋”的主题 , 静静在一旁陪着喜欢的人开心难过 , 甚至无所谓扮演成某某的“影子” , 强迫自己变得成熟而有安全感 , 其间交错的幸福与压抑只能暗自消化 。 李易峰自曝在高中时 , 也曾有一段时间悄悄喜欢着酷似孙燕姿的学姐 , 还拜托女同学去和“学姐”做朋友以便打探消息 , 虽然最终都没有机会和“学姐”认识 , 但回想学校时光 , 这仍是他非常特别而有趣的一笔回忆 。
《谁谁谁》/【小先生】の恋爱观 。
这首歌对李易峰而言 , 多少有些“少年老成”的味道 。 80后代表作家甘世佳的手笔 , 当这首歌词还只是草稿时李易峰个人就对“谁谁谁”的题目和看似平淡却不乏小哲理的文字尤其喜欢 , 搭配上宇桐非平铺直叙的曲 , 规避花哨的编曲 , 突显歌手主观的声线和情绪表达 , 平缓的带入 , 一起安静地整理自己对感情的思考与态度 。 “看了太多乌云和晴朗 , 还是轻易就沦陷在天气炎凉” , 再有经历或勇敢的人在心里都藏着一股莫名的脆弱 , 伪装得再久可能轻易就被一个场景或一场雨击溃 。 我们都容易被“别人”的故事影响 , 羡慕谁谁谁的际遇 , 却不知那些“榜样”丝毫没有参考的价值 , 人与人并不一样 , 简单无畏的去爱 , 迎来送往的感情中常有“意外” , 却也因此更丰富了自己的故事 。
苏打绿御用MV导演陈映之掌镜“文艺爱情电影”
此次主打MV《我曾爱过的女孩》拍摄邀请到苏打绿御用MV导演 , 曾参与执导过台湾文艺电影代表作《盛夏光年》的陈映之操刀 , 近似色偏的画面处理清新唯美 , 镜头也真实记录下了李易峰细腻敏感的另一面 。 在开MV创意会时李易峰便执意恳请导演给他表演“内心戏”的机会 , 于是导演决定放弃男女对手戏的套路 , 借用一辆房车与李易峰“飙戏” 。 剧情讲述一个失恋的男生独自驾车去海边散心 , 在房车里生活、吹海风平复心情 , 他将过去的片段写成歌 , 让情绪得以渲泄 , 将房车上锁并用帆布层层包裹车身 , 寓意封存那段感情 , 带着过滤后的美好记忆重新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 所有内容大多要靠演员本身的表演传达 , 拍摄恰遇北京初春最冷的一天 , 一行人车行5小时到达空无一人的海边 , 起初借着拍摄的兴奋 , 李易峰虽身着单薄的衣裤却还能抗寒 , 待拍摄过半太阳下山 , 他已经冻到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和肢体动作 , 让他崩溃地向工作人员抗议:“下次可不可以不要再拍‘反季节’MV了!”
2009年5月17日 , 李易峰在正大广场召开发布会宣布自己首张专辑《小先生》正式发行 , 并举办“小先生的成长礼”签唱会 , 与在场千余名歌迷共享发片喜悦 。
“一直觉得小先生很像我 , 男生都会经历到我这样的过程” , 新专辑以自述式的《小先生》命名 , 对于同龄男生来说尤其有共鸣 。 李易峰自称 , “不太喜欢在这么多人面前” , 可能这也是“小先生”的一种表现 。 新专辑以自述式的《小先生》命名 , 介于男孩与男人之间的“青熟男”形象正是李易峰这个年纪的男生在此成长阶段的写照 , 讲的是一种渴望“大丈夫”般的成熟稳重 , 内心却又不想长大、想保留简单率性的矛盾状态 。 对于同龄男生来说尤其有共鸣 , 而对女生而言也独具吸引力 。
- 障碍单车店「无障碍广场」
- 高晓松妻子「高晓松的妻子」
- 李菲儿男友「李菲儿男友是金希澈吗」
- 八里街学校「八里街学校爆炸事件调查结果」
- 情人节语言「情人节语言网络用语」
- 泰国女总统「泰国女总统是哪位」
- 王杰的微博「王杰微博最新消息」
- 吴佩慈男友「吴佩慈男友酒店」
- 徐濠萦微博「徐濠萦八卦」
- 杨童舒丈夫「杨童舒丈夫是于和伟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