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绍祖去世「伍绍祖逝世」( 七 )


与鲁联合败齐,俘虏齐国中军将领国书等五大夫,缴获革车八百乘,甲首三
千,将这些战利物都给了鲁国 。
就在公元前484 年,早已归国励精图治的越国君臣入吴朝贺吴国代齐的
胜利 。 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独有子胥心情沉重 。 他说:“这是越国存心豢
养吴国而已 。 这个心腹之患一天不除,即使得了齐国,也不过是块石田,不
能种植庄稼 。 ”他断定:“越不为沼,吴其泯矣!”①他见吴王如此,趁为使
者去齐之便,把自己的儿子寄托给齐国鲍氏,改姓王孙氏 。 伍子胥没完没了
的谏诤,吴王夫差越来越听不进去 。 加上伯噽的谗言,夫差早就对子胥越发
不满 。 他伐齐得胜回国时,得知子胥寄予齐国的事,立即以私通敌国,怀有
二心的罪名,赐子胥以属镂之剑,迫使自杀 。 伍子胥认定自己的见解是正确
的,坚持他的灭越主张,始终不渝地抗争至死 。 死前,他对夫差说:“请把
我一双眼睛挂在姑苏城东门,让我总有一天看见越国大军从这门进来” 。 事
实证明,他是最清醒的,只是夫差没有为他办理这件后事,而是恨及枯骨,
把他的尸首包在皮革里,抛在江中,名曰“鸱夷浮江”,使之葬于鱼腹 。 此
后十二年,公元前471 年,越灭吴 。 《汉书·艺文志》,兵书有“伍子胥十
篇,图一卷”,久佚
历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姓伍的名人有哪些?
伍奢(?-前522)楚国(今属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后期楚国大夫 。 楚平王时为太子太傅,楚庄王重臣伍举之子,伍子胥之父 。 由于费无忌对太子的陷害,牵连伍奢被捕 。 费无忌担心伍奢的儿子伍尚和伍子胥要报仇,于是召他们来,表示来了就放过伍奢,不来就马上杀了他 。 伍尚和伍子胥明白去了也只是一同受死,伍尚不忍父亲独自受死,又怕自已报不了仇,被人耻笑,于是前往 。 伍子胥则逃走,准备报仇,辗转去到吴国,最终成功报仇 。
伍尚,伍子胥的哥哥,伍奢的长子,为楚国椒(今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人 。 青少年时,好文习武,勇而多谋 。 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自己和父亲为楚平王所杀,弟弟伍员被迫出逃吴国,发誓必倾覆楚国,以报杀亲之仇,后成就英名 。 伍尚为人重德行,仁孝而慈爱,当楚平王派人召见他们兄弟时,本想逃跑的他,念及或许自己去真的可以救父亲,于是含泪与弟弟辞别,终与父亲被平王杀害 。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楚国(今属湖北监利)人之子胥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 。 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 。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 。 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 。 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 。 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 。 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 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
伍祐:字祐之,宋代宁化人,大中祥符年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 。 他任楚州团练推官时,重新营建了州里久已废弃的盐场,每年收入颇丰,人称"祐盐场" 。
伍隆起:新会人,宋代名将 。 宋末,他率义军与元将张弘范力战不屈 。 后来,他手下的叛将谢文子杀了他,持首级投降了张弘范 。 当时的宋朝宰相陆秀夫十分惋惜,命人刻木为首以葬 。 后又派人抓到谢文子,杀之以祭祀伍隆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