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十八寨-三元十八寨饭店( 二 )


全洞总长约6公里,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3条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 。 洞内小径盘曲,钟乳石优美多姿,有等180多个景点,均为石灰岩溶蚀而成,其中尤以“瓜果满天”、“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 。
“鸡冠石”是玉华洞的洞标,型如鸡冠呈倒三角型的巨石上,底部还有石基,俨然一块呈列展台上的宝石 。 玉华洞入口在山脚下,名为“一扇风”;出口则在山顶,叫做“五更天”,可以使人体验到由昏暗转为光亮的景色 。 洞的进口和出口处岩壁上保留不少宋以来的摩崖石刻 。 近年来洞内不断开发,修有石阶桥梁,主要观景处装有彩灯衬景照明 。 洞中还增加了动态的灯光表演,令地下洞穴变成了一个声光演艺厅 。
永安-桃源洞
桃源洞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城北9公里205国道旁 。 景区规划总面积28.78平方公里,分别由桃源洞、百丈岩、修竹湾、葛里、栟榈潭五大景区组成,分布在沙溪河的两岸 。 古时桃源洞一带山上有许多栟榈树,所以历史上又称为栟榈山 。 据有关记载,唐代就有头陀僧结庐于葛里,五代后晋时期建有栟榈寺 。 明代万历年间( 公元1605年)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陈源湛捐资建有亭、台、楼、阁十余处,取“世外桃源”之意改名为桃源洞,并在入口120米高的峭壁上36米高处刻有“桃源洞口”四个大字 。 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曾在此隐居、读书,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游览此地,并都留有诗句 。 从此桃源洞名闻遐尔 。
桃源洞景区面积为0.74平方公里,是五大景区中的主要部分,也是目前开发较为完善的游览区 。 这里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植被形成奇峰峭壁、绿海林涛和碧水丹山 。 主要景点有:桃源洞雕塑、桃源洞口、锁洞桥、观音大仕殿、一线天、古井、望象台、跨虹桥、仙人棋盘、阆风台、古寨门等20余处,其中“一线天”堪称全国之冠 。
栟榈山景区包括葛里、修竹湾、栟榈潭三部分,位于沙溪河西岸 。 修竹湾静谧幽雅,葛里山峰峻峭,栟榈潭碧波浩渺 。 主要景点有:石头城、走马岩、降仙台、大峡谷、马鞍背、栟榈书院、九姑泉、太极洞、接仙桥、栟榈书院、栟榈寺、观音岩、双寿桃、睡美人等 。 岸边屹立有出自明代永安知县李如鸿手笔的大型摩崖石刻“乾坤清气” 。
永安-鳞隐石林
鳞隐石林位于福建三明永安市区西北部十三公里处的大湖镇境内 。 始建于清雍正年间 。 因石芽表面呈鱼鳞片状,取典“天故隐其迹”句意,故名鳞隐 。 其由鳞隐、石洞寒泉、洪云山、寿春岩四处石林风景片组成 。 总面积一点二一平方公里 。 有鳞隐石林、洪云山石林、十八洞等景观 。
鳞隐石林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了众多的怪石、奇峰和异洞 。 鳞隐石林富有特色:地上石林,地下迷宫;得天独厚,鬼斧神工,为华东独有,全国第二 。 景区内耸立着石芽、石锥、石柱、石笋400多座,最高36米 。 怪石拟人状物,千姿百态 。 主要景点有:三鼎岩、望天星、八戒照镜、接笋峰、石猿抱桃、黑熊护笋、石龟探洞、接吻石、鳞隐书院等50多处 。
鳞隐石林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9年),由大湖人赖翘千、赖允升两兄弟开发,历时六年,建有亭、台、楼、阁和鳞隐书院 。 “鳞隐”取“天故隐其迹”之意,又因石芽表面呈鱼鳞片状,故而得名 。 石林游览可安排一日游或半日游 。 一日游为鳞隐石林枣十八洞枣洪云山石林 。 半日游为鳞隐石林枣十八洞(或洪云山石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