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洛洛和她的朋友圈: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出书( 三 )

  手写的书稿 。 杨杰/摄

  后海时光

  下午三四点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打在洛洛脸上 , 油光细密 , “没有什么被看得起、看不起的 。 ”她调整了一下轮椅的方向 , 躲进阴影里 , “生活所迫嘛 。 ”

  她来北京5年了 , 起初住在西四环外一间朝西的屋子里 , 只有下午才有太阳 , 黄昏看得久了 , 人就容易低沉 。 后来搬到鼓楼东大街 , 月租2000元 , 进院门后要拐3个弯才能到她住的门口 。

  房间20平方米不到 , 屋里有两只性格迥异的猫和码到屋顶的没卖出去的书 。 屋里黑 , 下雨时更暗 。 小时工每天来两个小时 , 帮她穿衣、洗漱、上厕所、做饭、洗衣服、抱到轮椅上 , 没有太多感情交流 。 隔壁住着附近饭馆里打工的青年 , 上下铺 , 偶尔在白天传出歌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