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 △数据来源|教育部
2008年起我国高校数量逐年平稳增长,截至2021年9月30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数量达2756所(不含港澳台高校) 。

文章图片
; △数据来源|教育部
从办学层次上来看,目前我国本、专科院校数量相对均衡,专科院校数量大于本科院校,且随着高职扩招的进行,差距有加大的趋势 。
2021年,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数量为1238所,职业本科32所,专科院校数量为1486所,专科院校相较上一年度增加18所 。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47所,占本科院校的11.57%;“双高计划”建设高校197所,占专科院校的13.26% 。
二、第二批“双一流”名单公布,淡化学校身份色彩,15所高校被警示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此次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除清北自主建设学科以外,“双一流”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总体上看,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认定,未作“大进大出”的调整 。“双一流”高校数量位居前三的省市分别是北京(34所)、江苏(16所)和上海(15所) 。
此次公布的第二轮建设名单有如下重大变化:
一是淡化身份色彩,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学校身份、层次 。
二是新增了7所高校,其中广东3所,成为最大赢家 。
新增名单如下:
1.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湘潭大学:数学
4.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5.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6.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7.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三是有43所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进行了调整,各学科专业“有进有出” 。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自行公布 。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认定保持了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没有“大进大出”,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 。
调整名单如下:

文章图片
;
四是对15所高校的16个专业给予公开警示,其中10个为首轮自定学科 。被警示的原因是首轮建设成效并未完全达到预期、相比同类学科在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程度方面相对偏后 。这些高校将于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
名单如下: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2.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3.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4.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教育学”)
5.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6.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予以撤销,根据学科建设情况调整为“应用经济学”)
7.宁波大学:力学
8.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9.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11.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12.西藏大学:生态学
13.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14.新疆大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5.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这也是落实“双一流”当初确定的一个原则,即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不再是终身制 。
- 2022高考考生最关心的40个问题,一篇读懂
- 高考来了,但这堂课还是要上
- 抖音企业号改名审核未通过是为何?企业号有啥好处?
- 写一篇|出炉!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文思泉涌!
- “水磨石”地面曾红极一时,为何现在销声匿迹了?原因终于明了
- 高考数学被指泄题 教育部考试院回应
- 高考专线公交车再上线
- 高考第一天 考点周边交通顺畅
- 288个考场同步巡视 青岛高考考场屏蔽设备全升级
- 青岛:每两个考场设置一个采样点,高考每日核酸检测确保20分钟内完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