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装修,她坚持做了这些减少家务的家居决定,吵架次数少一半( 二 )



▲调皮的熊孩子

▲乱扔乱放的习惯
她家两个孩子 , 每天都会把家里折腾得一团乱 , 刚收拾好的家 , 也就只能保持几个小时的整洁 , 每次重复收拾让人“心烦气躁” , 再看在打游戏的老公 , 就忍不住吵架 。

▲儿童专用区
所以 , 第二次装修她不顾反对 , 坚持要在家里设计一个好看又实用的儿童区 。
①儿童专用区的重要性
专区的设计 , 可以让孩子的玩具集中在一个区域 , 让家里更整洁好看 , 收拾的区域也会大幅度减少 , 从而减少家务量 。

▲儿童专用区
同时 , 还可以给小朋友营造很好的“区域感” , 游戏区里面没有大人设立的“规矩” , 小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耍 。
因为有了“地盘意识” , 游戏时间结束以后他们会主动去收拾玩具 。

▲儿童专用区
从安全因素考虑 , 最大程度地去避免小孩子在独立玩耍时受伤 , 在这片小天地里可以让小朋友的天性得到释放 , 无拘无束地玩和闹腾 。
②如何设计儿童专用区
一般情况下儿童专用区 , 会分成“动”“静”两个区域 。

▲“静”区
“动”就是游戏区 , 铺上垫子 , 周围放满玩具收纳的柜子箱子篮子 。
“静”是读绘本 , 画画 , 玩桌游的区域 , 主要放上书架、小桌子、椅子、小黑板(学习的气氛一下子就有了)

▲设计儿童区后的对比效果
虽然说 , 孩子会自觉地把该收的书和玩具收起来了 , 但是要做到绝对整洁是不可能的 , 本来小孩的玩具和用品就是五花八门的 , 所以还需要大人一些辅助 , 但是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务量 。
设计独立落尘区


“说了多少次了 , 脱下来的鞋子能不能放鞋柜里?”
“能不能没换鞋 , 不要走进客厅?”

▲乱七八糟的玄关区
类似这样吵架 , 我想会在无数中国家庭中上演 , 因为男人和孩子大多都不注重一些生活细节 , 而收拾家务的女主人就要不厌其烦的去收拾、去唠叨 。

▲独立的落尘区
所以 , 第二次装修她坚持要在入户去设计一个落尘区 , 虽然这种下沉式的设计 , 在网上的争议很大 , 但是相比较因为这个“吵架” , 其他因素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日本”的落尘区
其实 , 落尘区的设计要归朔日本的“土屋设计” , 正宗的落尘区设计 , 严格来讲应该是这种封闭式的设计 , 相当于完全的和室内“隔绝” 。

▲中国化的落尘区
由于中国户型的“差异性” , 所以中国化的落尘区就只延续了“下沉式”的设计 。
(1)设计落尘区的优点:
在落尘区换下户外的鞋 , 脱下风尘仆仆的外套 , 穿上整齐摆放在地板上的室内拖鞋 , 让入户过程增加了仪式感 。

▲增加了仪式感
虽然理想中的落尘区 , 是一个台阶的高度差(替代换鞋凳 , 可以坐着换鞋) , 但在房屋自身的高度有限的情况 , 所以只能做到一个铺贴地砖的高度 。

▲入户更加整洁
落尘区的设计 , 可以让所有家人的鞋子都“圈”在一个固定位置 , 让室内更加的干净和整洁 。
很多人喜欢把鞋柜 , 放在入户门外 , 其实很多人的心理想法 , 并不是为了故意占用公共空间 , 而是单纯地不想把脏鞋子带进家里 , 而落尘区的设计 , 就正好满足了这一心理 。

▲拆快递的更卫生
有了落尘区 , 可以让家里最大程度地隔绝外界的病菌 , 例如拆快递 , 就要在落尘区完成这一项工作 , 从而避免很多人触摸不到的快递 , 带进室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