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中国刚成立, 马上就进行简化汉字?( 三 )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前后 , 就有很多学者提出了简化汉字的想法 , 解放前汉字简化的工作就一直在开展 。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繁体汉字实在太过复杂庞大 , 就像鲁迅在《孔乙己》当中所说的那样 , 一个茴香豆的茴字就有好几种写法 , 这些字的读音、意义、用法完全一样 。 简化后我们常用的汉字不过3500字 , 可要是繁体字那就得需要上万个 , 使用那么多无意义的同义字 , 给汉字的普及推广增加了很多困难 。

在近代史上 , 由于西方文明的介入 , 大量的新名词、新意义蜂拥而至 , 旧有的一套汉字体系根本无法应付如此之多的变化 。 所以现在我们使用的白话文当中 , 有数量极多的那一部分是来自日语 , 现代汉语当中的两个字词汇 , 如果拆开来单个字跟这个词不相干 , 那么这个词很有可能是日语词 , 比如:干部、组织、事业、经济等等 。 原有的汉字体系融入了大量的外来词之后 , 就更加复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