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漫:远程医疗一点通 e网打尽全世界( 四 )

  近5年来 ,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 远程医疗在我国一线城市以及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都已经开花结果 , 在科技助力下 , 进一步的实现经济和医疗价值 。 根据我国国情需要 , 远程医疗的推广及时使用的最重要的地区是偏远山区 , 是广大的农民群体 。

  根据2015-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分析 , 从卫生总费用来看(卫生总费用主要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全国范围内投入医疗卫生领域资金的总和 , 包含了用于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及其他方面的所有卫生支出 , 是衡量卫生总投入大小的指标)我国每年的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几乎都维持在6%~6.4%之间 , 在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上尚有差距;此外 , 卫生总费用在城乡间的分布也不均衡 , 城市所获得的卫生资源高于农村 。 我国人口众多 , 地域辽阔 , 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 , 以近六年数据为例 , 2012年城市每千人口所享有卫生技术人数为8.54人 , 农村为3.41人 , 城市比农村大近2.5倍;城市医疗机构每千人口执业医生人数为3.65人 , 农村为1.09人 , 城市同样比农村大近3.35倍 。 2017年 , 城乡每千人口享有卫生技术人数均有所增加 , 城市为10.87人 , 农村为4.28人 , 但城乡比也在增加 , 城市比农村高2.54倍;城市医疗机构每千人口执业医生人数为3.97人 , 农村为1.68人 , 城市比农村高2.36倍 , 差距有所缓解 。 以上数据表明 , 城乡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存在差异 , 投向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明显不足;此外 , 从人力资源配置质量来看 , 据2013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城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到了31.8% , 同期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仅为5.3% , 我国城乡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合理 , 城乡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 城市居民拥有更优质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 , 而农村医护人员数量较少且素质有待提高 , 无法满足农民对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 笔者亲历亲为的北京大学承担的国家级医保政策研究项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85%)农民觉得看病不难 , 但是九成(90%)农民觉得看病贵 。 各种看病贵的因素中 , 检查费、药费居首位 , 占到80%以上 。 基层医疗机构技术配置存在问题造成农民检查费用高 , 且在不同医院重复检查过多 , 进一步加重了医疗费用过高 。 从2009年起 , 我国实施新医改 , 扩大了医疗的覆盖面 , 海量资金投入以改变基层落后面貌 , 医疗设备升级换代 。 但医疗设备大量闲置派不上用场 , 目前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使用率不足四成 。 而医疗设备和专家资源分布不均 , 危重、疑难病人需要到上级医院进行会诊时产生的交通费、陪护费和住院医疗费等进一步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 长途旅途劳累和颠簸也会造成病人的病情加重 , 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城市大医院的病源拥堵和不堪重负 , 而乡镇卫生院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 打破传统医疗模式经济、地域的限制 , 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远程医疗的推广势在必行 , 这是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发展的大问题 。 好似一棵大树 , 根系要扎得稳扎得牢 , 才会有枝繁叶茂的未来 , 只有发展好基层医疗 , 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 , 才能实现真正的全民小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