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获奖电影《寄生虫》好在哪里有哪些细节值得推敲( 四 )


他一直死死捂着这块镇心之宝,生怕掉了 。
然而,最终这块石头竟成了惹祸之源 。
原本,他想到地下室去看看情况进行谈判,没想到因为太紧张,不小心石头一松手,砸到了如蟑螂般生存的前管家老公的脸上
后者彻底被激怒,爬到阳光下,上演了那场丧心病狂的杀戮,穷人儿子自己也差点丢了命 。
影片结尾,儿子终于放下一切负累,将这块“奇石”放进水池里 。发现和其他石头没有任何区别 。
洗尽铅华,原来之前的念想只是自己的心魔 。
放下了石头,也意味着儿子认了命 。
深入血液的贫穷,让他终究无法离开下等人的圈子,索性接受现实,重新做人 。
经过这么一番深入解读,
口袋君越发同意一位好友对此片的评价:
看1部《寄生虫》相当于看10部好片的信息量 。奉俊昊太强大了!
众所周知,人有五感:
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 。
作为一种视听艺术,
电影一直以满足视觉和听觉为主 。
然而在此片中,奉俊昊又尝试引入了需要观众脑补的感觉
03
气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美国神经科学家就发现了气味拥有一种饱含诗意的能力,那就是“普鲁斯特效应”:
人类对于气味的印象,比语言和画面更深刻,可以通过气味来解锁并唤醒已经被遗忘许久的情感回忆 。
我们都知道:
服装打扮、语言口音 可以区分人类群体中的阶层 。
而奉俊昊则通过《寄生虫》告诉我们:
打扮和语言可以伪装,但气味不行 。
穷人一家diyi次差点被识破,就是因为富豪家的小儿子对气味极其敏感,他发现:
这四个人身上有一样的味道
接着,女主人又因为嫌弃穷人爸爸住体育馆一夜的气味,打开了车窗 。
本质上,气味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弥漫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
穷人可以洗掉衣服的汗味,却洗不掉已经深入血液的地下室霉味 。
气味,就如同阶层一样,时时刻刻存在 。承载着穷人对自我身份深深的自卑感 。
当社长在最危急的时刻,嫌弃穷人臭气熏天,彻底激怒了宋康昊,遭到了杀生之祸 。
而在《寄生虫》中,
更隐藏着一种更为隐蔽的气味:性 。
车后座的内裤,撩拨起了社长夫妻在沙发上的情爱 。
社长女儿与家教老师萌发爱意的开端,正是那香甜的一吻 。
连形同蟑螂,住在地下室的前管家丈夫的案头,也少不了002超薄避孕套 。
华语神作《我不是药神》中,最震撼人心的台词就是:“世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
显然,
《寄生虫》没有如此直白地说出这样的台词 。
而是通过电影画面上看不见的气味,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
很多在电影院观看此片的人都说:总感觉有各种气味,正扑鼻而来 。

口袋君之所以给《寄生虫》打100分,因为这的确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佳电影 。
无论是故事结构、场面调度、还是隐喻讽刺,都堪称无懈可击 。
在类型上,
你也很难用喜剧片、悲剧片、悬疑片、黑色片、血腥片、嗨爆片来定义这部电影 。
因此,很多影评人都说:
这是一部100%的奉俊昊类型片 。
而奉俊昊在接受采访时,称当初自己创作的初衷就是:想拍一部自己想看,但至今没人拍出来的电影 。
的确,在特效CG大片满天飞的2019年,能有《寄生虫》这样卓尔不群的神作,的确是影迷的幸运 。
一旦一部电影能好到这种程度,
那显然已经超越了国家、minzu的范畴,变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