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炮楼上一般都安装有探照灯,电源是怎么供的( 三 )
(炮楼里的日军照片)
但问题是碉堡和炮楼最密集的华北地区 , 反而也是日军兵力最稀薄的战略区 , 在广袤的山东、山西、河北大地上 , 日寇华北方面军的总兵力不过20余万人 , 司令官多田骏曾经多次跟派遣军总司令部叫苦 , 称其兵力密度是每平方公里只能摊上0.37人 , 方面军和各军、各师团还要保持一定的机动兵力 , 而仅冀中地区日军修建的炮楼就多达500多个 , 几乎每10公里就有一个 , 日军哪有如此多的兵力进行固守呢?
结论就是其实大部分炮楼都是非常简陋的临时据点 , 在1944年华北日军实行战略收缩时全部放弃了 , 这样的据点一般是个孤立的炮楼 , 驻上一个分队(班)的鬼子都算多的了 , 大多是由伪军驻扎或者是几个鬼子率领一帮伪军 。 这样的据点别说探照灯了 , 连照明用电的条件都不具备 , 侵华日军配备的戛斯手提灯就是在这样的炮楼里使用的 , 当然 , 个别紧靠公路的据点除外 , 那倒是有条件拉上电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