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又呈吴郎赏析 又呈吴郎翻译和赏析( 二 )


再者,从思想层次角度看,这首诗既没有抒发忧国之情,也没有表达忠君之意,不够高大上,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
【杜甫又呈吴郎赏析 又呈吴郎翻译和赏析】这是因为,人家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流芳百世,而是单纯地劝谏,办实事,不求虚,所以没必要卖弄文采或唱高调 。
(杜甫:我委屈)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牵扯到一个很敏感的群体——寡妇 。在推崇“三从四德”的古代,不仅要求女子守节,也要求男子对守节的女子敬而远之,即便是谈论,也算得上亵渎了 。
从王嗣奭到王慎中,从胡应麟到唐汝询,对杜甫的《又呈吴郎》给予最严厉批评的诗论家,基本都来自“三从四德”思想最根深蒂固的明清两朝 。这就不难理解了 。
平心而论,杜甫此诗虽然是在谈论寡妇,但既没有对其外貌品头论足,更没有对其贞洁发出质疑,而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穷苦大众,一个值得被同情、被关爱的对象 。后世词论家的境界,终究是低下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