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宝莲什么东西好用?( 三 )


对于全面关店一事,欧莱雅和美宝莲方面未给出明确回应,但有北京美宝莲专柜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收到撤柜通知 。
美宝莲北京荟聚店负责人表示暂未收到闭店通知,目前仍正常营业;银座和谐广场店的美宝莲专柜工作人员表示,已收到撤柜通知,将在8月11日停止营业,专柜目前正在进行3-7.5折清仓促销活动,消费者可在8月初之前进行购买,之后可能会缺货 。
根据美宝莲客服人员给媒体的说法,品牌之前就开始陆续在各个城市实行战略性撤柜,有些城市已经只剩下专设柜台了 。这是公司经营重心的转移,根据线下市场表现及销售统计情况,线上可能更适合美宝莲品牌销售 。
就像上述工作人员所说,美宝莲一直在针对线下渠道进行调整 。资料显示,美宝莲从2016年起就开始优化零售网点,包括将单产不够标准的柜台撤掉、缩减低产出柜台的形象升级费用等 。在2018年,美宝莲被曝正在陆续撤离商超大卖场渠道,当时欧莱雅中国发布公告称是主动调整渠道,“部署以电商、化妆品店、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及新型精品店等为重点的渠道策略” 。2020年,美宝莲被多家媒体报道退出中国百货,美宝莲中国表示是“线下渠道战略转型,基于满足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完善美宝莲高街潮流品牌独特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考量” 。
困在定位里
官网显示,美宝莲1915年在纽约成立 。这个百岁老品牌在1995年登陆中国市场,次年被欧莱雅集团收购 。
美宝莲曾经是欧莱雅集团面向中国市场的王牌之一 。2003年,美宝莲在华口红销量实现两倍增长,这让欧莱雅在公告中表示离“让每一名中国女性拥有一支唇膏”的目标更近了一点 。2009年初,美宝莲在中国660个城市拥有12870个销售网点,在欧莱雅旗下所有品牌中居于榜首 。
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能力的变化,入华27年的美宝莲开始有些“水土不服” 。
在2017年天猫“双11”预售人气榜上,美宝莲曾稳坐第一;2020年“双11”彩妆销售榜中,美宝莲排名第九,第一、第二名分别为完美日记与花西子;2021年“双11”彩妆销售榜前十里,已经不见美宝莲的身影 。
2月10日,欧莱雅集团公布了2021年财报,全年销售额约为2347亿元,同比增长15.3% 。高档化妆品部销售额达到898亿元,贡献了欧莱雅集团约三分之一的销售业绩 。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在财报中表示,“欧莱雅奉行高端化和创新战略” 。
在业内看来,从品牌定位上,美宝莲既不属于高端大牌,也不属于平价小品牌彩妆,再加上国产美妆品牌的快速成长发展,这些都导致了美宝莲有些“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 。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认为,美宝莲自身的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根本精准定位,消费者找不到非买美宝莲不可的理由,这是核心 。如今逐步从线下撤离,专心转战线上,也是美宝莲在自我品牌定位上的优化之举 。
转战线上成败几何
事实上,近几年线下转线上已经是不少美妆品牌的选择 。2019年,高丝旗下的美妆品牌Jill Stuart撤掉北京SKP专柜等线下零售渠道,转战全电商路线;2022年2月,赫妍也宣布关闭线下门店、转移至线上天猫旗舰店,并对此表示战略收缩是综合考量数字化转型的需要 。
在徐雄俊看来,传统渠道存在柜台升级慢、新品上货晚、宣传更新不及时、品牌培训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容易流失消费者 。再加上随着线上电商新品牌的崛起,侵夺了老品牌的份额,受到影响的不止美宝莲一家 。
广科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表示,一方面,线下门店运营成本高,进驻商超渠道各项费用逐年上涨;另一方面,年轻消费群体在消费习惯上也更青睐线上销售模式,因此化妆品品牌开始越来越追求线上的发展机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