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到成都五年 , 四川兵乱 , 四处是血腥的杀戮 。北方又在安史之乱中变成一片焦土 。杜甫只能五月顺江东下经过嘉州(四川乐山)、戎州(四川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四川忠县) , 九月到达夔州(四川云阳) , 因为一路上受到湿气的影响 , 肺病和风痹发作 , 他不得不停下来修养 , 在这个孤城深山里与鸟兽山民为伴耕种不辍 , 他的诗歌内容又恢复了平和 , 变成了日常所见所闻 。这段期间 , 他对诗歌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 成都草堂时他自言写诗的态度是:
为人性僻耽佳句 ,
语不惊人死不休 。
老去诗篇浑漫与 ,
春来花鸟莫深愁 。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前两句说他长安时代以来对于诗的努力 , 极力避免庸俗 , 生活越艰难 , 作诗也越刻苦;后两句则说明在草堂的生活较为清欠 , 对着美丽的自然界可以信口成章了 。无论是刻苦努力 , 或是信口成章 , 由于他有充实的生活体验 , 都能写出像他天宝末年以后那样富有创造性的诗歌 。但是到了夔州 , 他又把一部分精力用到雕琢字句、推敲音律上边去了 。他在《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里说——
晚节渐于诗律细 。
又在《解闷十二首》里说——
颇学阴(阴铿)何(何逊)苦用心 。
他的诗歌开始浑然天成又亲切动人 。这是他人生最后的一段平静生活 , 从766年四月到768年正月 , 不足两年 。
768年正月 , 杜甫决定继续南下到荆州去找他的弟弟杜观 。二月到达荆州又发他发现生活艰难 , 虽然有人照顾 , 生活却一天比一天恶劣 , 身体也一天不一天更为衰老 。他的弟弟杜观 , 不知什么缘故 , 在他的诗里再也没有出现 。丑陋儿衰老的容颜受尽幕府中官僚的冷淡 。他的生活在荆州不能维持 , 晚秋时迁居到江陵以南的公安县 。他在登船时写下了:“社稷缠妖气 , 干戈送老儒 。百年同弃物 , 万国尽穷途 。”
杜甫无路可走了 , 他的诗歌已经没有多少高亢的声音 , 只有些日暮途穷的哀诉 。但他还是没有忘记诗人的责任 , 去记录所见所闻 , 诉说战争中 , 人民的痛苦 。
在公安没有居住多久 , 公安也发生变乱 , 他乘船到了岳州(岳阳) 。暮东时节 , 他看着洞庭湖边人民的生活 , 写出他晚年最重要的杰作《岁晏行》诗中他道尽了战争和腐败中百姓悲惨的生活 , 战火摧毁了国家的经济 , 统治者不但不体恤人民 , 反而更加重赋 , 能呈现出来的 , 只有血和泪了 。他见到了“处处鬻男女”的惨状 。诗的最后 , 他问:“到处是混乱和杀戮 , 诗里的悲哀什么时候才能终了呢?”变乱中他流浪到了衡州 , 夏末时节 , 船成了他的家 。
他在衡州 , 计划南下郴州 , 因为他的舅父崔伟子在郴州任录事参军 。他溯着郴水 , 遇见江水大涨 , 停泊在方田驿 , 五天得不到食物 。县令聂某得到这个消息 , 立即写信问候他 , 给他送来丰富的酒肉 。他接受了这宝贵的赠品 , 写了一首诗感谢聂县令 。但是水势不退 , 他无法前进 , 不能当面把这首诗交给县令 , 只好调转船头 , 计划北上汉阳 , 准备沿着汗水回长安去 。计划尽管是计划 , 贫穷与疾病却使他没有走出湘江的能力 。从秋到冬 , 他的小船只是在湘江上漂浮着 。风痹病转剧 , 他卧倒在船中 , 写出了最有一首诗 。他写他的贫穷 , 是终日以藜羮度日 , 从成都草堂带出来的乌皮几早已靠散 , 用绳子重重捆起 , 身上穿的衣服寸寸都是补绽 。他写他的疾病 , 是吃下药去便汗水涔涔;他看他的死期已经临近 , 北归是不可能了 。在这情况下 , 他并没有忘记国家的灾难 , 在这诗里写着——
- 原文内容赏析及解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诗意
- 最值收藏的100首故事 儿歌古诗100首古诗大全
- 杜甫的哀江头原文及翻译 哀江头杜甫翻译和赏析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全诗赏析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杜甫翻译
- 枫桥夜泊解释和意思 枫桥夜泊的诗意简短
- 秋兴八首其一全诗赏析 秋兴八首杜甫其一赏析
- 鸣机夜课图记阅读答案 鸣机夜课图记文言文翻译
- 袁中道夜雪的思想感情 袁中道夜雪原文及翻译
- 水仙子夜雨原文翻译 水仙子夜雨翻译赏析
- 杜甫又呈吴郎赏析 又呈吴郎翻译和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