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进步神速,她好像推开了上帝为她留的那扇窗户,在学习方面突飞猛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哈佛大学深造 。进入大学之后的海伦,已经不会时时想起自己是残疾人的事实,她迫不及待地投入这个充满光明的知识领域 。
可是身体的残缺还是阻碍着她前进的脚步,海伦必须付出远远多于旁人的努力才跟得上老师的授课进程 。学校没有盲文版的教材,她也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内容,更来不及做笔记,想要学习这一切,只能依靠别人在她手上拼写 。
海伦必须抓紧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尽可能把脑海中的记忆转化成文字,在笔记本上留存下来 。面对物理和数学的习题,她需要依赖盲文打字机的帮助来练习 。她所有的休闲时间,都被学习填满,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像其他人一样参加聚会,感受精彩的大学生活 。
对于这种遗憾,海伦当然也会觉得难过,不过相比起来,她更害怕自己不够努力,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 。海伦曾坦言:“既然没有一条到达顶峰的平坦大道,我就得走自己的迂回曲折的小路 。”
真正发掘出海伦写作潜能的,是她的英语作文老师查尔斯 。查尔斯惊叹于海伦的独特思想,也被她的表达方式和叙述能力深深打动 。查尔斯建议海伦将她在课堂上完成的几篇散文整理一下,尽量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
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在21岁时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这篇文章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美国文学界对其也不吝于夸赞 。海伦甚至收到了马克·吐温的来信,这带给她无穷的前进动力 。
在灾难的包围中涅槃重生海伦从文章的反响中,收获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爱意,她被人间的温暖簇拥着,更想做点什么回报给社会 。海伦24岁从哈佛大学顺利毕业,然后就投身了残疾人的教育事业,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呼吁大家多给这些孩子们一些关注 。
海伦与莎莉文老师一起,开始在美国进行巡回演讲,在海伦的讲述和呼唤下,很多人开始捐助残疾人事业 。而那些聋哑儿童也受到鼓舞,不再把自己封闭在幽暗的世界中,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 。
1921年,海伦在朋友们的资助下,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盲人机构 。只是仅仅靠有限的资助,这个机构并不能维持多久 。由于过去的经历,海伦对那种四处奔波的生活是有些害怕的,但她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起这个义务 。
三四年里,海伦从没停止脚步,美国的大小城市里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她动员过无数例如学校、教会、妇女会等社会团体,参与过海伦演讲的听众多达二十余万人,她几乎奉献出了自己所能拿出的全部精力 。
在教育和慈善事业的间隙里,海伦一直坚持着创作,她的文字被翻译成盲文等多种语言,在世界内广为流传 。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当中,我们能够发现海伦有一种较强的灾难意识,她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怀抱感激的心情欣赏万物 。
“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才是最好的规则 。”她希望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危机感,时刻想象着灾难会在第二天降临,那么便会用最珍惜的态度对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
从海伦的灾难意识里,我们能看到她身上有一种心怀苍生的大爱 。她把自己所有的痛苦写下来,不是为了获得同情或者赞美,而是希望人们能得到警醒,知道正常人所拥有的天赋感官有多么珍贵 。
她不想让人们直到生病的时候,才惦念健康的可贵,但这不代表海伦真的希望灾难降临人间 。相反,她十分热爱和平,还与莎莉文一起在演讲中呼吁人们反对战争 。面对一战,海伦曾留下痛心疾首的文字:“我希望世界早一天实现和平,让人类过得更幸福,不必再期待身后的天堂了 。”
- 自己得了抑郁症,可是家长很迷信,认为是鬼上身一类鬼神问题,不给我开药,怎么办?
- 亲爱的陌生人,有什么人生的忠告可以给我吗?
- 去涠洲岛玩三天要多少钱「」
- 割稻子 老师割麦子送高考生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动物复仇有多可怕?动物复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春节法定节假日七天,为什么有的银行只放三天假?
- 妈妈要给我添一个弟弟或妹妹,我该怎么办?
- 女朋友和我分手三天了,我想和好,可是她说没感觉了,怎么挽回真的好喜欢她?
-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帮人们做什么?
- 可以给我一些激励减肥的话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