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刘伯温和诸葛亮的本领是从哪里学来的?( 三 )


老君神格的形成有迹可循,且渊源久远,元始天尊神格观念则是在六朝灵宝派、上清派理论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南北朝的时候才出现“元始天尊”这个称呼 。
通过追本溯源,可以知道:道教主尊神从太上老君到元始天尊的演变,就是南朝道教发展的结果 。
不管是太上老君,还是元始天尊,他们都是老子演化而来,老子比姜子牙小500多岁,在封神演义里面,他却成了姜子牙的师傅,这个也太不靠谱了 。
既然元始天尊还没有出生,那么姜子牙的本领主要还是从周文王那里学来的 。
因为,周朝的时候还有“以吏为师”的传统,况且周文王是非常厉害的人,姜子牙向周文王学习《周易》,学习治国平天下 。
这个也是符合常理,因为历史上的姜子牙就是一个文臣,要执行各种命令,这些命令就是周文王写的,姜子牙学周文王的本事,再正常不过了 。
想当年,吕尚是名望很高的长者,游说商纣王却不被任用,听说文王贤明而主动投奔 。
甚至还有人说:吕尚在商朝的经历是为周国做间谍 。
其实,这些故事可能都不是历史史实,真实的吕尚很可能是吕国的一位高级贵族 。
吕国是当时周国的得力盟友,周文王的祖母太姜就是吕国公主,周人祭祀的始祖后稷之母姜嫄,也出自吕国的同宗有邰氏 。
吕尚一直以吕氏相称,应该本身就是吕国人,与周文王从小就认识 。
吕尚作为吕国的佼佼者,被周文王相中自然也不意外了 。
当时吕国贵族也兼任周国大臣,吕尚被周文王任命为“三公”之一的太师,成为周国的最高军政长官 。
吕尚的女儿邑姜也嫁给周文王的太子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
姜子牙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卓越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 。
他足智多谋,满腹才华,在历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历代统治者推崇和称赞 。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的尊崇,诸葛亮成了智慧的化身和忠臣的楷模 。
有人推测,诸葛亮的老师可能是司马徽和庞德公,这是因为诸葛亮的“卧龙”的名号就是庞德公给起的,加之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相互交流 。
诸葛亮又在隆中生活了十年(到刘备请他出山为止) 。
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以自比 。
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 。人称“卧龙” 。
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
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诸葛亮与司马徽、庞德公是益友关系,而不是师徒关系 。
黄承彦也不是诸葛亮的师傅,而是诸葛亮的岳丈 。
那么,诸葛亮的师傅是谁?
在钟祥市张集镇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大洪山下的张集镇有个燕子塆,塆里有个百岁老头,这个老头就是诸葛亮的师傅!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勤学好问,到处寻访高人 。
有一天他从襄阳隆中来到大洪山,访到了燕子塆 。
看见有个老头在山坡上放牛,只见他倒骑牛背,白鬚盈尺 。
老人左手拿一把白铜水烟袋,右手拿一根点烟的麻杆 。诸葛亮见老头器宇不凡,便一曲膝跪下了,他诚心地求师傅指教 。
那老头欣然点头,说道:“七点摆的直,一共添四笔,哪个添到了,秀才考第一 。”
诸葛亮听了,在手里比划了半天,七添八添,不就是“小心火”三个字吗!
他不明白,待他还要请教老人时,只见老人将点烟火的长麻杆在田埂上一伸,田埂上的茅草一下子就烧起来了 。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一时浓烟滚滚,差点烧着了诸葛亮的衣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