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另一个侧面看 , 有没有尊重孩子的想法 , 把孩子看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一个人 , 有没有这样的认识会严重影响家长处理孩子问题时的方法 。中国式家长显然习惯把孩子当作是附属物 , 无视孩子从小就已经有独立的思维了 。实际上从孩子说出第一声“不”开始 , 他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 。他跟家长是平等的 , 他所欠缺的只是知识和经验 。在人格上 , 他和家长别无二致 。因此 , 认为孩子的话不算话 , 孩子的想法不算想法 , 是大多数家庭亲子沟通的悲剧源头 。
说说我们家在上述两种场景的做法 。
场景一:玩游戏的事 。
我们家首先会教会孩子自己判断什么样的游戏是值得玩的 , 然后会尽可能早、尽可能在家长的控制下 , 让他体现不同的游戏有什么好玩之处 。重要的是 , 我们事前事后会请孩子自己分析游戏对他而言带来什么感受 。
其次 , 我们家会引导孩子 , 有什么想法需要说出来和家长讨论 。想玩什么游戏 , 想去哪里旅游 , 想买什么书 , 请他跟我们商量 。这个习惯必须从小养成 。这样 , 当他越来越大 , 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 , 家长就能及时知道他思想动向 。
再次 , 凡事协商 。我们在他长大的过程中 , 逐步把一些他能自主决策的事项放权让他决策 。从而让他知道 , 家长是信任他的 。那么可以推测将来 , 我家小孩如果某一天被同学带去玩某个游戏 , 需要钱买游戏币 , 那么场景必定是:他回家跟家长说起这个需求 , 而家长会和他分析这个需求 , 并和他做若干个约定 。如果能他遵守约定 , 我们就支持他玩游戏 。
上面的处理方法使得整个事情均在家长的控制下发生 , 风险是可控的 。并不需要一开始就来对小孩作有罪推定 。
场景二:闹钟不响的事 。
无论任何事 , 如果发现承诺没做到 , 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向小孩道歉 , 向他客观描述事情本身 , 请求他的原谅 。并且重要的是 , 请小孩发表一下他的意见 , 请他说说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建议不可行 , 也应该如实和孩子分析他的建议为什么做不到 , 以及如果硬要做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我相信如果和小孩一直都有互信和互动的习惯的话 , 这个时候他是能把家长的话听进去的 。特别是一上来家长就先道歉 , 这会让小孩觉得家长是仍然很重视这个承诺的 , 并没有说一套做一套 。如此一来 , 事情就比较好解决了 。
至于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 , 已经进入中二年龄了 , 亲子关系还能不能挽救?一切取决于能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 , 能不能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方式 。如果不能 , 那就只能这样子了 。
- 碰到一个狠自私的女人每天折磨很想离婚,可是孩子太小怎么办?
- 不知道学位证书编号怎么查 如何查学位证书编号怎么查询
- 野外生存如何选择一把好刀保护自身安全?
- 如何在职场中处于不败之地?
- 最准确的上升星座查询-如何查上升星座
- 染发后要如何护发?
- 流产算不算命中的孩子-流产算不算命中的孩子有病
- 流产的孩子和父母的缘-流产的孩子和父母的缘份
- 淘宝屏蔽词怎么写?如何检测店铺违禁词?
- 销售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用到,如何能使销售能力提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