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现象”说明了什么?( 二 )


看时,庆幸自己在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年龄划分段是青年人而窃喜 。但是看到“35岁现象”时,就想到,自35岁以后,每每找工作时的尴尬,经常是招聘单位所要求的其它条件都具备,仅“35岁”一条,让我们这样的“青年人”,连入场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面试复试,以至于尽职尽责,勇于承担,独当一面等等等等,只能是“望位兴叹啊!
谢谢邀请,谈点感受 。古人云:三十而立(包括35岁) 。也就是说一个人到了30岁就可以自立了 。这是从字面上理解,更深层次上,应该还指心智上开始成熟 。其实,从我的人生经历看,开始打拼人生事业,从二十多岁就开始了 。我们人生体验是:人,从小就要通过读书和家庭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敢于吃苦受罪,虽然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伟人或名人,但高山仰止,虽不能达之,心却向往之 。有了理想,才会有奋斗的动力 。我们50后的下一代,由于生活条件优于父辈,从小吃苦耐老的精神少了,到了35岁,多数还像个孩子,许多事还依赖父母 。回答这个问题,我最想说的就是:家庭条件再好,对孩子而言,只会有个好身体,不会自然而然有个好的意志和奋斗精神 。矫生惯养岀来的孩子,即使是到了35岁,只不过是个‘’巨婴而已!这正是天下父母心的可怜之处 。
 其实不少行业都有默认的年龄限制 。比如前台接待、通讯业的客服代表,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 。“30岁以上做销售的都很少,我们公司35岁的几乎没有 。”江北一从事置业顾问的王丽讲,公司除了管理层,几乎都是80后 。而对许多IT人来说,35岁则意味着技术生涯的结束 。采访人员在网上看到,事业单位、高校教师、金融、广告行业等的招聘条件里,不少也将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 。不少应聘者因年龄被抛弃,成了迈不过去的一道槛 。
说明了什么呢?其实什么也说明不了~
优秀的人继续优秀
loser幡然悔悟抓住机会也许能成为优秀
我们总是爱关注35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企业不招聘35岁以上的,35岁失业了,为什么不去关注身边那些35岁以上依旧混的风生水起的人呢?

规划好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即便是60岁了又怎样?
35岁,我们不在是年轻小伙,35岁,我们肩上多了一个责任,35岁,天命已知一半,致,我们的青春 。
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也更大了
【“35岁现象”说明了什么?】经历了35岁的过程后感觉这是一道坎 。身体上耐力更好,脾气上被社会磨光滑了,思想上更成熟稳重,遇事不会太过于冲动 。脸皮锻炼得也厚了,有些事可以可着脸皮上了 。压力越来越大,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关键时期,只能努力奋斗,不敢一刻的松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