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员发球前,为什么要吹一下球呢?( 三 )


其实不光是吹球,乒乓球运动员还经常在比赛中对着球拍哈气,哈气的目的其实有两个 。第一个目的是去除灰尘,与吹球类似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喜欢使用粘性胶皮的球拍,这种球拍更容易沾染灰尘 。运动员对着球拍哈一口气,湿润的气流浸湿球拍上的灰尘,然后再用手或者上衣的边角擦拭一下,就能够很好地清除球拍上的灰尘 。
第二个目的是“拖延”时间 。利用哈气的工夫,运动员可以规划比赛策略、计算发球路线、获得喘息的机会等,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现国家乒乓球队教练马琳就很会利用这一招 。
(喜欢请帮忙点赞加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给您!)
应该是给球吹仙气吧,哈哈哈!其实不是,因为在全国各地比赛,各国各地气温湿度不同,有的会导致球拍潮湿影响发挥,为了不让球和球拍有粘度,所以运动员会习惯性的吹球,有的也会用衣服角擦球拍,大家细心看乒乓球赛就会发现
因为吹一下摩擦力更大,真的 。
我朋友是专业的乒乓球运动员,他给我解释的:手上有汗,球一湿,旋转是反的了,没法打,要是握拍得手,容易打滑,不能往身上擦,身上也有汗,而且现在球衣都是尼龙的,擦不干净 。只能每六分钟,才有用浴巾擦汗的机会,所以,不允许 。除非球拍表面或者己方球台上有明显水渍,才能相裁判申请擦一下,否则算违规,被警告或者扣分 。要是球在对手的牌子表面留下明显水渍,对手有权申请这球不算分 。他给我讲的挺详细的,我也是才知道 。这不是吹仙气 。
这届东京奥运会的公平性颇受质疑,在乒乓球赛事上,防疫新规不许球员吹球摸桌 。那么,不许吹球对球员实力的发挥有何影响?
在物理上,吹球会让乒乓球的温度有微小的升高,球运动时周围的空气也会随之有微小的升温 。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温度不同,空气密度则不同,空气密度不同时,气压会产生一些变化,形成一个气压梯度,可能对球的飞行轨迹有微小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的程度极小,小到可以忽略 。
球员吹球,甚至用衣服或毛巾擦下球,可能是为了清理球面附着的灰尘或汗渍,保持球面干净,使球与拍更好地摩擦,以打出犀利的旋转球 。但实际上,吹球并不能带来技术层面较大的改变 。而且,很多球员吹球已成习惯,无论球面脏否,发球必吹球 。
每个人都有些习惯,比如排球运动员张常宁因为以前打沙滩排球的缘故,发球前喜欢转球,如果不让她转球,球都发不好了 。
吹球也是如此,主要是个人的打球习惯 。对部分球员来说,吹球就是打球的起手式,不完成吹球动作,感觉球都不会发了 。如果强行克制不吹球,则有种浑身不顺畅的感觉 。
心理上的变化,对球员的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越顶尖的球员,越依靠肌肉记忆,形成条件反射,在理性思维运作前,身体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例如男乒球员许昕,据说近视与散光各有150度,面对高速运转的乒乓球,看球难免模糊又有重影,而他早前打球只靠对球的感觉,最后在教练的劝说下才佩戴隐形眼镜 。
而对很多球员来说,吹球就是肌肉记忆的第一个动作,第一个动作受阻,肌肉记忆中的后续动作则无法流畅施展,打球水平变得不稳定,实力受到大幅削弱 。面对新规定,马龙将吹球改为吹手 。这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其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二是不完成吹的动作,实力真得不好发挥出来 。
吹球这个动作,确实影响着很多球员的发挥,实力越强,越受束缚 。我国很多乒乓球员都有吹球的习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