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是如何看待舒婷《致橡树》中的爱情观?( 三 )


爱 , 建立在相互倾慕、相互尊重和相互依恋之上 , 它应当有各自独立的人格;爱的双方没有尊卑高低;爱是平等的、自由的、浪漫热烈而奔放的 , 不能被传统和世俗羁绊;爱 , 又是纯粹的、坚贞的、神圣的、始终如一的 , 不能有任何的虚伪 , 不受任何污浊的浸染和亵渎。
这 , 就是舒婷《致橡树》的爱情观 。这是对封建婚恋观的挑战 , 是妇女思想解放的宣言 , 是新时代爱情观的诠释 。
凌霄花的美 , 就在于攀龙附凤 , 城墙或者檐角 , 倘若真爱 , 是可以容纳一切的;如果你是牵牛花 , 那最好去爱车前草 , 一起匍匐前进
不卑不亢 , 互相尊重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 , 但是很长久!
曾有人问过我 , 如果你明知道一段感情没有结果 , 你还会继续吗?
我告诉他:“假如五分钟后他必须过安检 , 假如你们离安检口有十米的距离 , 那就代表着 , 你们还可以拥抱四分五十秒 。”
没有人发现 , 诗里的木棉生长在南方 , 橡树却生长在朔雪之乡 。事实上 , 它们永远不可能相依 。舒婷告诉我们 , 即使远隔万里 , 心中有爱 , 山海无阻 。
《致橡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朦胧诗人舒婷写的一首爱情诗 , 在这首诗中 , 诗人以木棉自喻 , 向她内心向往的爱的审美对象——橡树 , 表达了她的爱情宣言: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 
增加你的高度 , 衬托你的威仪 。
甚至日光 , 
甚至春雨 。
不 ,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根 , 紧握在地下;
叶 , 相触在云里 。
每一阵风过 , 
我们都互相致意 , 
但没有人 , 
听懂我们的言语 。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 
像刀 , 像剑 ,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 
像沉重的叹息 , 
又像英勇的火炬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
仿佛永远分离 , 
却又终身相依 。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 
足下的土地 。
如今 , 时光已飞逝了几十年 , 爱情观经过了时代多元价值的冲击 , 也相应地滋生了多元价值的趋向 。
作为一个男人 , 如何看待当年女性视角下“木棉”之于“橡树”的坚贞而伟大的爱情?
朦胧诗人舒婷的诗里行间 , 清晰、真挚、浪漫、激情、庄严地表达了爱情的独立、尊严、崇高、伟大之应有之义!
借爱攀附 , 虽炫一时 , 最终昙花一现 , 跌至深渊 。
如果以凌霄花的姿态去攀附爱 , 可能暂时登高望远 , 但终因自己没有根基 , 不久之后 , 不是被人强行拉下 , 就是自己头重脚轻 , 一头栽下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