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录取通知书内卷?( 三 )


例如华东理工大学 , 就在建校68周年之际 , 定制了一组化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创产品——“十二雅馨”香氛 。这款产品由12支独立香氛组成 , 每支香氛都有专属名称 , 并分别对应校内不同月份、不同地点中常见的植物 。无形的香味 , 就转化成了一幅唯美的“嗅觉记忆地图” 。






据团队介绍 , 该创意始于王利民教授开设的艺术与化学公共选修课 , 同时基于精细化工日用化学品长期以来的科研经验支撑而成 。
项目前期 , 在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党委宣传部和校友与发展联络处的指导和帮助下 , 主创人员还进入到国际大型的香氛公司学习闻香、识香和调香技艺 。






在创新教育资源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的条件下 , 华理工已经成功申请了“十二月香”和“二十四节气香”系列香氛的发明专利技术 。未来 , 该文创品牌还将继续谋求与“东方美谷”“美妆小镇”以及华理科技园等主体在产学研用领域上的合作 。
另外 , 许多高校还在继续培育校园文创的热搜体质 , 不断地通过结合建党百年、迎新季、毕业季、校友返校、校庆等主题 , 自主举办文创设计大赛 , 推动更多文创成果的落地转化 , 进一步赋能高校的文化话语权 。
近日 , 清华大学就推出了限定雪糕 , 其造型灵感来自于清华的系列代表性符号 , 如大礼堂、紫荆花、日晷、水木清华等 。清新可爱的文创雪糕 , 被网友们赐名为“知识的味道” 。



这些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创 , 在提升大学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之余 , 也正逐渐成为院校招生时所要展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软实力 。
反观此前 , 一些高校在宣传上“用力过猛” , 利用女生举牌招生 , 文案内容更是引起不适 。而富有人性化又极具亲和力的校园文创 , 则来得更加高级 , 也更加有趣 。






难道 , 这不比招生简章管用吗?



事实上 , “高校录取通知书”能够冲上热搜榜 , 正在像人们释放出一个信号:与其吐槽 , 精益求精的通知书设计是一种“内卷” , 毋宁说 , 这是“后标准化”时代下 , 社会普遍对大学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期待 。而这对于校园文创来说 , 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参考资料:



1.韦璇 , 袁俊杰:《高校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初探——以广西师范大学王城博物馆为例》
2.罗娟:《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与研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