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先抑后扬的例子 先抑后扬的作文( 二 )


温馨提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请坦然面对成败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5、失败是块石
巴尔扎克曾说过:困难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它是一块绊脚石,使你却步不前;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
温馨提示: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你想做孬种还是好汉?
【佳作示例一】巧用抑扬,逗你没商量
刘京平
高人说话写文章,常常巧用抑扬 。或者先把你捧上天,再把你重重地摔下来,欲擒故纵;或者先是逶迤而远远引来,颇有银河直下之突如其来之声势,而后猛然峰回路转 。
有这样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偷来蟠桃献寿星 。”这样的祝寿诗,一开始就抓住读者一颗心 。读者的思路就如荡秋千,不由得随之上下,随之跌宕起伏 。先疑惑,再豁然,及至欣然;上了当,也只好莞尔甚至大笑 。
“你勤劳得像蜜蜂,漂亮得像蝴蝶,忠诚得像小狗,乖巧得像小猫,憨厚得像老牛,威猛得像老虎,怪不得别人都叫你……禽兽!”
先是用生动形象地比喻,板着手指历数对方的优点,给读者心理上造成一种理解上的惯性:赞美对方 。谁料结尾语意急速突降,抛出捉弄人的“禽兽”作为结论 。这一降,抖开了包袱,令人捧腹 。
又如:“上帝给了我一个宝瓶,我想什么,它就变什么 。今天我想了你一次,它就变出一个你 。我止不住地想,它就止不住的变 。最后,满屋子都是你 。于是,我就愁呀:这么多的小猪,叫我怎么喂呀?”
再如:“那天在街上遇见你,你多么引人注目,瓜子形的脸蛋,魔鬼的身材,前卫的衣着,你那楚楚可怜的双眼注视着我,让我不知所措——别跟过来,乞丐!”
前半部分预设条件,让人无限遐想,也许是一位美女;可结果一转,却是乞丐,看似突兀,但仔细品味却精妙无比 。
情人节前夕,阿呆收到一条匿名短信,短信者这样写着:“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爱情,但玫瑰做到了;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住干渴,但白杨做到了”,看得阿呆是心花怒放 。等到再看时,却发现结尾赫然写着:“不是每个白痴都会看短信,但是你做到了,恭喜!”不禁晕倒 。
逗你没商量,并不都是先扬后抑,也有先抑后扬的 。今年春节,我就收到这样一条恐怖短信:“你现在在哪?有个事告诉你,你一定要冷静,一定要有思想准备 。从昨天开始,有一帮家伙到处在找你,还说逮住你就绝不放过你 。”让我读出一身冷汗,但接着读,我就读出了欢喜 。你想知道结尾吗?结尾是:“他们一个叫财富,一个叫健康,领头那个,叫幸福 。”
由此看见,文似看山不喜平,话有抑扬趣味多 。怎么样,你有没有信心扬抑一把?让同学和朋友也来领教领教你的风趣 。
【名师点评】
鲜活、风趣是本文最大的看点 。顺手拈来的歌谣、短信,让人捧腹 。对歌谣、短信运用抑扬手法的分析点评恰到好处 。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清晰,层次明确 。
【佳作示例二】大丈夫能屈能伸
抑扬是什么?很看成岭侧成峰 。在我看来,抑扬即能屈能伸,有沉有浮,有退有进 。
“抑扬”是一种处世态度,张衡的《南都赋》中则有“进退屈伸,与时抑扬”的说法 。即我们应该根据事物的形势局势来选择是进还是退,是忍屈还是伸张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应认清事物的局势选择正确恰当的处世态度 。
大丈夫当能屈能伸 。“屈”并不是懦夫的表现;“伸“也并不是智者的表现 。有时候屈服是为了更大的伸张,有时候伸张也许不是正确的选择 。大丈夫要有能伸能屈的处世态度,才有征服世界的霸气 。“屈“是大丈夫忍辱负重的表现;“伸”是大丈夫雄风再起的象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