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万丈的霸气句子 描写豪情壮志的古诗( 二 )


不惧死亡 , 为理想而献身的英勇 , 使这首主题沉重的“死亡之诗”顿时有了让人荡气回肠的生命活力 , 每每读来 , 让人热血沸腾 。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岳飞
怒发冲冠 , 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 , 仰天长啸 , 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靖康耻 , 犹未雪 。臣子恨 , 何时灭!
驾长车 , 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
面对山河沦陷 , 岳飞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 , 不可阻遏 , 他“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收复山河”成为他心里最迫切最强烈的愿望 。
这首岳飞的抒怀之作全词情调激昂 , 慷慨壮烈 , 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质 , 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
晴空一鹤排云上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自古以来 , 秋天的词都是伤感、萧瑟的 , 唯有刘禹锡写出秋的豪情 。
秋日天高气爽 , 晴空万里 。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 , 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
全诗气势雄浑 , 意境壮丽 , 融情、景、理于一炉 , 不仅仅表现出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 , 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 , 亲射虎 , 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 , 又何妨?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 西北望 , 射天狼 。
这首《江城子》是苏轼38岁时所作 , 年近不惑的苏轼依然有着冲天的豪气 。
词中写出猎之行 , 通篇纵情放笔 , 气概豪迈 , 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
《六州歌头》
宋·张孝祥
长淮望断 , 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 , 霜风劲 , 悄边声 。黯销凝 。追想当年事 , 殆天数 , 非人力;洙泗上 , 弦歌地 , 亦膻腥 。隔水毡乡 , 落日牛羊下 , 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 , 骑火一川明 , 笳鼓悲鸣 , 遣人惊 。
念腰间箭 , 匣中剑 , 空埃蠹 , 竟何成!时易失 , 心徒壮 , 岁将零 。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 , 静烽燧 , 且休兵 。冠盖使 , 纷驰骛 , 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 , 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 , 忠愤气填膺 , 有泪如倾 。
这是张孝祥的名作 , 上片写沦陷区的凄凉景象 , 下片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
沦陷区的百姓日日盼着朝廷来收复失地 , 可南宋朝廷一味求和 , 诗人悲愤不已 , 他将一腔悲愤融入词中 , 愈转愈深 , 有力地激发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