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全文解释和注释 采薇选自课文( 二 )


按诗的解释 , “雨雪霏霏”描绘的是雪花飘舞的样子 。也就是说 , 诗中并无雨 , 只有雪 , 所以 , 此处的“雨”表示“下雪”之意 , 所以应读“雨(yù)雪霏霏” 。
但也有学者认为此字读“(yǔ)”音 。我在看《成语大会》第二季时 , 就看到嘉宾蒙曼和郦波对此字音的争议 。
蒙曼认为 , 雨和雪是并存的 , 雨和雪两种严酷的事物 , 对应杨柳这样美好的事物 。战士离家之时 , 还是少年 , 杨树柳树蓬勃生长;如今回来 , 已垂垂老矣 , 经历了战争的苦痛 , 就如同下雨下雪、摧残的人生一样 。
郦波说从语意上讲 , 此诗是讲场景 , 战士归来之时 , 正在飘着雪 。所以古代音韵学上 , 都标注为“雨(yù)雪霏霏” 。
两位学者各有道理 , 我们不必深究到底哪种发音正确 。不同的发音 , 会有不同的感受 , 这也表现了咱们中国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
最后 , 再分享两个和雪有关的小故事 , 也来自王谢家族 。
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 。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 , 谢安问子侄如何形容漫天飞舞的大雪 , 侄子谢朗说“撒在空中差可拟” , 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笑 。谢朗咏出了雪的形 , 谢道韫则咏出了雪的神 , 在历史上留下了“咏絮之才”的美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 , 也借“咏絮才”来说明林黛玉的才华 。
另一个更为津津乐道的故事 , 发生在王羲之儿子王徽之(字子猷)身上 。王徽之生性孤傲 , 行为豪放不拘 。辞官去职后 , 隐居在山阴(今绍兴) 。雪夜 , 王徽之思念好朋友戴逵 , 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 。经过一夜辛苦到达戴家门口后 , 王徽之却没有敲门 , 而是让随从驾舟返回 。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 。他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 , 兴尽而返 , 何必见戴逵?”
【采薇全文解释和注释 采薇选自课文】魏晋名士放诞不羁的气质 , 在王徽之的故事中表现到了极致 。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归也成为传世的成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