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讲究鲜香醇爽,以“酸”为卖点的梅子香老白茶,咋做出来的?( 二 )


并且 , 白茶的仓储也必须依照密封、干燥、避光、阴凉、无异味的原则 。
既然没有多余的水分 , 也没有高温的作用 , 便不可能无缘无故高度发酵 。
因此 , 在正常情况下 , 白茶是不可能生出酸味的 。
只有那些被存坏了的 , 受潮变质的白茶 , 才会生出明显的酸味 , 其实那只是过度发酵的味道罢了 。

《3》
还有人说:“白茶的梅子香分为好闻的和不好闻的 。 ”
听到这里 , 已经让人觉得很匪夷所思了 。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 , 酸味是白茶过度发酵的表现之一 , 代表茶叶被存坏了 , 受潮变质了 。
更直接点 , 酸味本质上是一股臭味 。
但如果把这句话翻译过来 , 不就成了“臭味也分好闻和不好闻” 。
不好意思 , 职业病犯了 , 这不妥妥的是个病句吗?
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 对方进而解释道:“好闻的梅子香 , 是舒服自然的 , 与茶味毫无违和感 , 而不好闻的则显得很突兀……”
乍一看 , 有理有据 。
可事实上 , 依然是在为“梅子味老白茶”辩护 , 掩盖其品质低劣的缺陷 。

试想一下 , 一位茶掌柜正准备卖货 , 打开自己的库存一看 , 这些老白茶已经散发着不可忽略的酸味 。
怎么办 , 直接扔掉吗?那可就亏大了!
低价甩卖?似乎也达不到心理预期 。
于是脑洞大开 , 把酸味美化成了高大上的“梅子香” , 再通过宣传和误导 , 让越来越多人相信酸味是老白茶中特别的味道 。
当然特别了 , 因为只有存坏的白茶才会有 。
而品质优越的 , 存放得当的老白茶 , 酸味必然是不可能出现的 。
另外 , 还有一部分茶客 , 选择自己存茶 。
但因为种种原因 , 可能是因为没有密封好 , 也可能是因为仓储环境太潮湿 。
在不标准的存茶方式下 , 这批白茶受潮变质 , 产生了酸味 。

原本信心满满 , 可等到打开箱子的那一刻起 , 扑面而来的酸味 , 给了他当头一棒 。
他知道自己的白茶存坏了吗?当然知道 。
新白茶时期没有的酸味 , 怎么会无缘无故产生 , 肯定是存茶过程中发现了差错 。
那他会轻易承认吗?必定不会 。
为了不丢面子 , 也为了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 只能不断进行自我暗示:
老白茶就应该有这种酸酸的味道 , 这种酸味是好闻的 , 是舒服的 , 是难得一遇的……
我们必须承认 ,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黑白分明的 , 更多时候
我们看到的颜色应该是彩色 。
但这并不代表 , 可以黑白不分 , 颠倒是非 。
人总是想掩盖自己的过错 , 而采取了掩耳盗铃的方法 ,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

《4》
不同的季节 , 不同的气候 , 都会对茶叶产生影响 。
比如前两三个月 , 正值盛夏 , 雨热同期 。
湿气和温度 , 对于白茶的储存来说 , 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 。
空气湿度大 , 气温炎热 , 白茶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 。
也正是这一段时间 , 有不少茶友反映说自己家的白茶 , 生出了一股酸味 。
询问了一圈才知道 , 无非是存在罐子里没有及时喝完 , 而户外的温度又太高 , 一来二去过度发酵了 。
又或者是 , 没有三层包装法 , 没有避光封存 , 没有离墙离地 。

我们没有仔细对待白茶 , 白茶又怎么会回馈好的香气和滋味给我们呢?
结局 , 肯定是难逃伤害的 。
白茶的内含物质 , 受到了高温高湿的破坏 , 受损严重 。
不仅香气被影响 , 汤感也变得单薄 , 层次单一 , 不再是原本那款香清甘活的好白茶 。
再按照错误的方式储存下去 , 这股酸味 , 只会越来越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