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三部韩剧是什么?( 四 )


三、《我亲爱的朋友们》
《我亲爱的朋友们》讲述了老年人生活的故事 。
人生而必有一死,我们拥有的是中间这一段,而这一段还不一定能够遵从我们的心意而活 。也许还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山川与河流 。这样一想,生活仿佛了无生趣,终究不过一死么 。但我们拥有的也只有中间这段生活,虽不尽人意,但我们还是可以决定怎么样活,是认真对待越来越少的日子,还是敷衍以对 。所以看完这部剧,正值时光美好的我,更加要认真的生活 。
人生也必有一老,老很多时候是跟死相连的 。中国人很讳忌说“死”一字,当一个老人去世时,也只用“老了”一词 。老了,也代表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好像什么地方都派不上用场,只能给子女与他人带来麻烦与厌烦 。正如剧中的喜慈阿姨,害怕给子女带去麻烦,宁愿一个人孤独的活着 。对,老了,也是孤独的代言词 。我们常常想:我们无法抗拒时间在我们皮肤上留下的痕迹,但我们还可以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 。就像忠楠阿姨一般,不愿意跟老年人玩,不喜欢老人身上的味道,喜欢年轻人的幻想、憧憬、大言不惭、闹腾对未来生活的勾勒,以为这样就不会老去,不会孤独 。老了,疾病也会辛勤上门,把你的身体看作他们的游乐场,癌症、老年痴呆等如影随形,此刻健康的我们不能体会到绝症降临时的绝望感,但看着兰溪和英媛阿姨遭遇癌症后,从害怕到坚强面对自己内心想活下去的愿望,最后勇敢、乐观与癌症相处,面对生活的最后时光 。老了,是现实,也是梦想的坟墓,在我将近30年的生活经验中,老与梦想就如天与地,只可相望,却无法交融 。老人仿佛没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但晶雅也怀抱着环游世界、死在路上的梦想,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与激情感染着身边的人,直到最后梦想成真 。这一部剧让我对老人有了新的认识,对“老了”的定义更加丰富 。
在我们的社会,好像无形中好像将“老人”另化为一类,不能将其视为普通人、正常人 。但却忘了自己终将有一天会老 。有时候我们不知道人们对老人的“反感”是不是因为害怕自己也会变成这样 。亦或者我们认为老人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就应该吃吃喝喝等死,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精神世界 。他们是否孤独,是否害怕,是否有些话不愿说出口,即使被子女嫌弃 。我们的老一辈习惯将自己的爱意隐藏,而我们的年轻一辈却太执着于自己的爱意 。两辈之间犹如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都想相逢,却无可奈何 。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尤其是对于父母,对于老人 。正视老人,正视他们的价值与存在,正视他们的思想与情感 。对他们的正视,其实也是对自我的正视,正视逐渐消逝的时光与即将来临的岁月 。
韩国与中国太相似,我们总是听着父母的话,其实内心想反抗,但是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经渗入骨髓,我们的认知是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抚养长大,我们必须要听他们的 。因此我们很多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可,有时候甚至带着讨好的心态来面对父母的要求 。而另一方面,自我真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内心压抑着愤怒与不满,只好用违逆父母或者不与父母交流的方式表达 。这样一来,父母看到的是子女不孝顺不听他们话的一面,子女看到的是父母的意愿投射到自己身上的一面,如此,留在心中的总是不如意 。我们很多时候没有为自己而活,从小开始,我们更多的是为父母而活,为他人的眼光而活 。更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个事实,依旧这样去活 。这部剧也让我想到我年老的时候,身边是不是会有这样一群朋友,是否能够坐到不打扰子女的生活,能够自己好好活,是否能经受得住孤独 。希望能像这一群老人一样,认真的活下去 。正如90岁的老奶奶所说;人生没什么特别的 。一切都会过去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