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再罢政注释分享 王荆公再罢政翻译( 四 )


王安石撰《临川集拾遗》一卷 , 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排印本
这个过程中 , 王安石在一片旷野上建起了居所 , 但房屋建得特别简陋 , 连个院墙都没有 。有人觉得这样不安全 , 劝他建起围墙 , 但他对这种建议却从不回答 , 是什么原因他也不做解释 。而后他得了病 , 就把这处宅院捐给了佛寺 , 除此之外 , 他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居所 , 于是他又回到城中租房居住 。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引起了后世一大堆的猜想 。
不仅如此 , 他还有着更奇特的举措 , 《清虚杂著补阙》中称:“王荆公领观使 , 归金陵 , 居钟山下 , 出即乘驴 。予尝谒之 , 既退 , 见其乘之而出 , 一卒牵之而行 。问其指使:‘相公何之?’指使曰:‘若牵卒在前听牵卒 , 若牵卒在后即听驴矣 。或相公欲止即止 , 或坐松石之下 , 或田野耕凿之家 , 或入寺 。随行未尝无书 , 或乘而诵之 , 或憩而诵之 。仍以囊盛饼十数枚 。相公食罢 , 即遗牵卒 。牵卒之余 , 即饲驴矣 。或田野间人持饭饮献者 , 亦为食之 。’盖初无定所 , 或数步复归 , 盖近于无心者也 。”
王安石在南京期间 , 经常骑驴出门 , 身边只有一位牵驴者陪伴 , 牵驴的人问他去哪里 , 他却回答让对方任意地走:如果对方走在了驴前 , 那就让驴跟着前行;如果驴走在了前面 , 那他和牵驴者就听从驴的安排 。走到旷野中找个地方休息 , 有时读读书 , 有时会拿出一些大饼食用 , 吃剩下的就递给牵驴人 , 如果牵驴人还吃不完 , 就用剩下的来喂驴 。
看到这段话 , 让我想起了王勃《滕王阁序》中所言的“阮籍猖狂 , 岂效穷途之哭” 。当年的阮籍 , 也是让他的马随便地走 , 一旦走到了死胡同 , 他就在那里大哭一场 , 而后返回 , 但王安石没有哭 , 他只是读书、吃饼、喂驴 ,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
关于王安石的政治改革 , 后世有着不同的评价 , 可谓毁多誉少 , 然而他的的确确是位廉吏 。另一位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曾巩 , 跟王安石是亲戚 , 曾巩祖父的姐姐是王安石夫人的祖母 , 故而二人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 , 《后山丛谈》卷四中称:“王荆公与曾南丰平生以道义相附 。神宗问南丰:‘卿交王安石最密 , 安石何如人?’南丰曰:‘安石文学行义 , 不减扬雄 , 以吝故不及 。’神宗遽曰:‘安石轻富贵 , 不吝也 。’南丰曰:‘臣谓吝者 , 安石勇于有为 , 吝于改过耳 。’神宗颔之 。”
看来 , 连神宗皇帝都知道曾巩跟王安石关系不错 。某天 , 皇帝问曾巩:你觉得王安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学天赋以及做人方式不比扬雄差 , 但是因为他性格小气 , 从这一点讲 , 他比不过扬雄 。皇帝闻此 , 感觉不满说:王安石视富贵为浮云 , 根本就不小气 。曾巩解释到:我所说的小气不是指的钱财 , 王安石做事果敢 , 但他对自己的错误却从不舍得改正 。曾巩的回答让神宗微微点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