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军运村”里的生命卫士:全天24小时待命
驻扎在运动员住宿区旁 , 24小时待命
探访“军运村”里的生命卫士
----探访“军运村”里的生命卫士:全天24小时待命//---- //
“有一胸痛、恶心、呕吐的患者 , 马上转运至我处 。 请立即做好准备!”9月7日下午3点半 , 在军运村医疗中心 , 军运村第一次综合实战演练正在进行 。 “收到!”在临床医疗组组长蔡俐琼的快速指挥下 , 内科组长温宇英、陈龙等医生通力合作 , 携带平车、呼吸气囊、便携式除颤仪等急救设备 , 有条不紊地来到医疗中心门口 , 等待患者到来 。
“军运会 , 是我今年的关键词 。 ”年初 , 朱云有幸入选军运会医疗保障中心团队并担任耳鼻咽喉科组长 。 历经多次模拟演练、集中培训 , 将正式进入军运村的实战保障 , 这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
团队轮流分工
24小时待命
37岁的朱云 , 是武汉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副主任医师 。 迄今为止 , 他已参加过由协和承担的医疗保障任务多次 , 在院外抢救过呼吸困难、心跳骤停、外伤、鼻出血等突发情况的患者30余名 。
“抢救患者 , 时间就是生命 。 ”据了解 , 为做好军运会医疗保障工作 , 协和医院经过一年多的筹备 , 已拟定3个医疗中心就诊流程、3个主要风险防控方案、3个应急事件处置预案 。 同时 , 来自协和31个临床科室共97名医技护组成的一支高精尖的军运会医疗保障团队 , 已持续不间断地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和集中培训 。
据了解 , 医疗中心就驻扎在运动员住宿区旁边 。 军运会期间 , 团队轮流分工 , 全天24小时待命 , 让绝大部分运动员不用走出医疗中心 , 就能接受最专业的医疗服务 。
----探访“军运村”里的生命卫士:全天24小时待命//---- //
军运村第一次综合实战演练 , 协和医生齐心协力 通讯员郭慧玲摄
51名中青年医生
副高以上占49%
朱云有长达11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 他曾在美国进修 , 精通英德两门外语 。 “如果碰到小语种国家的患者怎么办?”朱云反思 , 军运会期间 , 运动员身边有随队翻译 , 医疗中心也安排了语言志愿者 , 若自己懂得更多的运动项目和体育专业用语 , 就能更加顺畅地了解他们的就诊需求 。
为此 , 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 抽空上网了解体育类节目 , 学习更多体育英语专业词汇 。 “上个月我还特意去看了世界杯篮球赛武汉赛区的比赛 。 ”朱云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既是去感受比赛的氛围 , 也是去了解场边医疗急救团队的工作模式 。
据了解 , 作为负责军运村医疗保障的定点医院 , 武汉协和医院本次派出的医疗队伍中有51名医生 , 副高以上占49% , 以中青年留学归国人员为主 。 这支年轻的青年医生医疗保障团队 , 是一张展现武汉医疗国际化形象亮丽的名片 。
采访人员苏金妮 通讯员聂文闻 张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