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经典诗词 送别的诗句有哪些( 二 )


送孟六归襄阳
【唐】王维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
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
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
诗中的孟六,即孟浩然,孟浩然在家中排行第六,所以王维在诗中称呼他孟六 。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春,孟浩然应试科举落第 。在长安滞留了近一年时间才离开,这段时间时孟浩然结交官宦文人,甚至还在秋季秘书监的聚会中写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的佳句,惊艳四座宾客,但也改变不了他无法步入仕途的命运 。
当孟浩然决定离开长安时,王维请他到自己在宫廷内的居所闲坐畅聊一番,没想到遇上玄宗偶然驾临,玄宗问孟浩然有无新作,孟浩然想起自己不久前刚刚作了一篇《岁暮归南山》,吟诵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生气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于是,孟浩然被放还 。
王维私自带人进入宫廷,又被皇帝发现 。王维和孟浩然都很担心会被玄宗责罚,赶忙来到贤相张说府上寻求帮助,张九龄听罢两人叙述,推测玄宗不会再追究此事,但建议孟浩然赶快离开京城 。
孟浩然回到客栈,收拾好行李,王维送他到了长安城外 。两人心情复杂,王维与孟浩然是一对知己,孟浩然求仕屡受挫折,王维却也帮不上忙,心中五味杂陈,临别送给挚友一首诗,安慰好友回到故乡过隐逸的生活也很好,人一生平平安安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从此不用再想着入仕之事 。
孟浩然心中了解好友王维的情谊,回赠了王维一首《留别王维》,两人怀着惆怅作的心情在长安城外告别 。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
这首诗写出了孟浩然寂寥的心情,在长安城中游谒却一无所获,心里想着回到故乡隐居,又舍不得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可是试问谁又能在求仕的过程中帮助自己呢?知音难求,了解自己的人本来就是非常稀少的 。自己只剩下归隐这一条路可以走,回到故乡把家门关好吧 。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这是王维送给奉旨出使安西的友人元二(元姓朋友,家中排行第二)的一首诗 。安西在今新疆库车附近,距离京城长安路途遥远 。唐代前往西域的人大多在渭城送别,王维也是在这里送别好友元二赶赴遥远的边疆 。春季清晨的小雨刚好润湿了地面,客舍旁的柳树也被洗刷干净 。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色中,却暗含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 。古代多以折柳来表达对远行的亲友的不舍之情,诗人在春天的清晨小雨过后的景色中选择了柳树,也正是对朋友的一种挽留 。
在送别的客舍中,诗人摆酒为友人饯行,诗人频频举杯,让朋友元二再喝完这一杯,到了遥远的边疆真的就没有熟悉的朋友了 。
王维在张九龄罢相,李林甫独揽大权之后,对为官一事就失去了热情,亦官亦隐,他也曾作为使臣远赴凉州慰问边关将士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中渗透着游宦仕人对未来的茫然未知,也深沉地表达了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
别董大二首 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六载(747),高适和好友董大在河南一带重逢 。董大是高适的好友董庭兰,他是开元、天宝年间著名的琴师 。董庭兰早年在家乡钻研琴技,因其卓越的音乐才华,晚年被当时宰相房琯招入幕府 。不幸的是房琯被李适之和韦坚等人牵连被贬出京,董庭兰也失去了依附,不得不重新寻找生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