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菊花的古诗名句 关于菊花的古诗有哪些( 二 )


  • 寂莫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魇照泥沙 。
  •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
“,后来郑板桥看不下去菊花在九月初十所受的冷遇了,便作《题十日菊》:
十日菊花看更黄,破篱笆外斗秋霜 。
不妨更看十余日,避得暖风禁得凉 。
同人一样,菊花是人品极正的君子,但人们却不会在九月九之后去欣赏它的傲雪凌霜的品行,正如我们看人常注重外表,却忽略其内心 。每个人都希望他丰富的内心被看到吧,不管是惊艳型的,耐看型的还是大众型的,尤其是你爱他的时候,爱他的外形,更爱他心灵的美好 。
菊花的傲雪凌霜,如苏轼的《赠刘景文》: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如果大家留意生活,就会发现诗人所言极是,大部分菊花都是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整朵整朵地消亡(当然也有例外的品种),当秋荷已枯去听雨了,菊花仍傲于霜中,”菊花如志士,蒲柳如懦夫 。”菊花可谓生命顽强有骨气,而蒲柳则早衰且软弱 。以此意象言志的亦有很多,如四大才女之一的朱淑真:
  •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
  •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
即言菊花不是片片凋落,而是整朵老于枝上,当时的朱淑真面临的是什么?是丈夫出轨又转诬陷她不检点,而她则用菊花自喻,不会像黄叶一样随风飞舞,即我从未变过心,失过名节与操守,才不像夫君你呢 。还有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郑思肖面临的处境亦是变不变节,只是体现在国家层面,国亡了,自己纵死也不叛国 。一老一死,字字是泪,声声含情,我们古人的风骨气节今人又能存有多少呢?
除了上述,菊花也有表思乡的意象等等,表情的意象有很多很多,仍需要我们不断地体悟 。你也会言菊花也用在葬礼上等等,这是西方的文学,西学东渐的结果,包括各种颜色菊花的花语等,均是西方人的浪漫 。
讲完了菊的意象,我还是想用元稹的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结尾,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