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理的人生感悟诗词 哲理诗词名句经典赏析( 二 )


尾句“楼头夜半风吹断 , 月在浮云浅处明”:伫立在江楼上 , 独自凭栏 , 大风呼呼作响 , 吹到半夜才停;被风一吹 , 乌云渐渐散去 , 但尚末完全消失 , 剩下几朵淡淡的浮云 , 透出朦胧月色 。
个人觉得 , 相较于唐诗的浪漫夸张、大气磅礴 , 宋诗更注重细腻描写、哲理思维 。
正如此诗所写:“楼头夜半风吹断 , 月在浮云浅处明” 。直观上看 , 这句诗是对秋风由强到弱 , 所带来的景象变化的描写 。稍稍往深处探讨一下 , 会发现这里面又透着一定哲理:如果没有风 , 乌云是不会消散的 , 月亮也就无法露出来 。如果乌云密布 , 再皎洁的月亮 , 也无法穿透乌云 。月在浮云浅处明 。也只有借助风力 , 驱散乌云 , 月亮才会透过浮云呈现那份朦胧美 。
2020年10月27号
三、《寒夜》一般来讲 , 大家都认可唐诗宋词的说法 。不过 , 在学习的过程中 , 我发觉宋诗也是很不错的 , 宋诗虽然无法超越唐诗的高度 , 但也很有自己的特点 , 相较于唐诗 , 宋诗更加注重细节刻画 , 更加注重理性思维 , 表现的更加细腻、更具哲思 。目前为止 , 我个人收录了四十一首宋诗 , 每首都堪称经典 , 其中不乏千古名句 。说到杜耒 , 在群星璀璨的古代诗人中 , 他显得有些寂寂无名 , 就连生平事迹 , 也只是在《续资治通鉴》中有个很简单的介绍 。杜耒 , 南宋诗人 , 字子野 , 号小山 , 今江西抚州人 , 曾经做过书记员或者文书之类的小官 , 后来 , 他做了山阳帅的幕僚 , 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兵乱 。但是 , 他创作了一首《寒夜》 , 却被《千家诗》选入 , 自古至今 , 流传很广 。
今天复习这首《寒夜》 , 原文如下:
寒夜客来茶当酒 , 
竹炉汤沸火初红 。
寻常一样窗前月 , 
才有梅花便不同 。
这首诗的大意是:冬天的夜晚 , 有位非常知己的朋友前来做客 , 主人遂以茶代酒 , 吩咐小童煮茶 。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 , 茶水在壶里呼呼沸腾着 。屋外是漫天雪花簌簌落下 , 屋内却被火炉的红焰照得一片暖意融融 。主客二人 , 品茗赏月 , 向火深谈 , 上至天文 , 下至地理 , 琴棋书画 , 时政历史 , 无话不说 , 无题不谈 , 一通神聊 。此时 , 月光照射在窗前 , 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 , 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 , 芳香袭人 。今晚的月色似乎也变得温柔如水 , 多了些脉脉温情 , 显得与往日格外的不同 。
杜耒的这首诗《寒夜》 , 语言清新自然 , 意境隽永深邃 , 毫无雕琢痕迹 , 读来朗朗上口 , 让人回味无穷 。因其收入《千家诗》 , 所以 , 很多人都对这首诗非常熟悉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情况 , 简单谈点肤浅认识 。同样是宋朝诗人的方岳有诗云:“不如意事常八九 , 可与语人无二三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我有一个无话不谈的好友 , 是高中时的同桌 , 他知识渊博 , 我们在一起 , 我常常扮演一个听众的角色 , 但每次我们的交流都很愉快 , 且很有收获 。我们有时也在一起喝酒聊天 , 但不是那种酒肉朋友 。平时 , 可能很长时间不来往 , 一旦谁有事 , 一个招呼 , 立马去办 , 绝无二话 。有友如此 , 夫复何求?所以 , 我很能体会杜耒诗中所说:“寒夜客来茶当酒” , 正因为是最知心的朋友 , 所以 , 才不会计较 , 才会如此随便 。我也能体会“寻常一样窗前月 , 才有梅花便不同 。”今晚月色真美!但是 , 有一个志趣相投的至交好友 , 月下清谈 , 这月色岂不更美 。这月色的美!是赏心悦目的美!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