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爆炸,美国发怒!( 三 )
在“石油美元霸权”体系下 , 石油进口国要想购买石油 , 必须先兑换美元 , 再进行购买没有美元就买不了石油 , 美元再次成为抢手货 。 美元霸主地位再次巩固 。
沙特可是这个体系建立的“大功臣”和基点 ,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在这次爆炸事件当中发飙的原因 , 沙特石油出口减少 , 市场份额减少 , 伊朗的份额增加 , 将会直接威胁美元在石油贸易当中的主导地位 。
为了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 , 美国不得不动用一切手段来搞垮任何潜在威胁 。
3
美元的挣扎
跨入21世纪以来 , 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 , 就连以前一直附和美国的欧盟也开始在经济上与美国展开竞争 。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遭受到越来越多新兴国家的威胁 。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 开始在彼此之间完全绕过美元 , 直接进行本币交换 。
这是美国决不允许的 。
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任时期 , 利比亚作为非洲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 , 卡扎菲执政期间利比亚政府持有143吨黄金储备 , 卡扎菲希望凭借自己手头上的黄金储备建立一种全新的泛非货币 , 绕过美元 。
最终美国心生歹意 , 发动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委内瑞拉 , 查韦斯到马杜罗都试图挣脱美元结算束缚 , 最终招来美国制裁 。
但是要想单纯依靠制裁和战争来巩固美元霸主地位显得越来越困难了 。
毕竟中东的石油资源日趋枯竭 。 相比之下 , 俄罗斯等国家依靠庞大的产量和出口量 , 越来越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市场的主导者 。 欧盟也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让欧元成为新的世界货币 , 美元石油霸权开始松动 。
美国人逐渐认识到 , 要想真正掌控原油贸易 , 就必须把石油紧紧攥在手里 。
2011年以来全球石油过剩 , 美国的石油产量的加大石油供给 , 促使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暴跌 , 重创多个产油国的财政 , 委内瑞拉经济濒临崩盘 。
这是石油市场的一次大洗牌 。 美国希望借此搞垮一批竞争对手 。
2017年11月 , 美国石油产量就突破了每天1000万桶 , 产量超越了沙特 , 成为继沙特和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大产油国 。
2018年 , 美国能源信息局公布原油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出口产品 。 美国能源信息局预计 , 2019年美国原油日产量约1200万桶比2018年日均增加110万桶 。 预计2020年美国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
美国如此卖力出口石油 , 让华尔街专家都认为 , 当前美元会在未来十多年内依然处于国际贸易当中的强势地位 , 但地位会被不断削弱 。
但是今年以来美联储降息举措可谓是给美元“挖坑” 。 随着美联储降息 , 金融市场降低消费者与投资者融资成本被降低 。 大量美元从世界各国回流美国 , 这极大削弱美元在世界各国贸易当中的地位 。
目前普遍的市场分析显示 , 如果美联储屈服于金融市场的压力 , 今年年底前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 , 则美元的主导地位将走向结束 。 但是具体结果如何暂时不得而知 。
况且美元与石油捆绑在一起的体系 , 也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受到冲击 。
近些年世界各国也纷纷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 。 石油需求的减少不仅冲击了石油产业 。 而由石油行业延伸出来的美元石油霸权体系也会有所松动 。
未来国际贸易当中会出现多种货币并存流通的局面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美元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 提高国际贸易抗风险能力 , 促进国家间资源流通 。
这对于许多新兴经济体来说 , 也是难得的机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