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瞪羚企业发布,东三省总数不及一座苏州城
----2019瞪羚企业发布 , 东三省总数不及一座苏州城//----
----2019瞪羚企业发布 , 东三省总数不及一座苏州城//----
----2019瞪羚企业发布 , 东三省总数不及一座苏州城//----
"multi_version":false
今天 , 我们把目光聚焦在2019年最新发布的“2019年瞪羚企业数据报告” 。 文章开头我们先来了解“瞪羚企业”的概念 , “瞪羚”部分朋友较为熟悉 , 是一种以奔跑和跳跃见长的偶蹄目科羚羊 。 因此金融单位、研究机构将那些极具创新性、具有跳跃式发展态势、成长性极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定义为瞪羚企业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省市开始重视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 , 提高中小企业发展速度 , 增强企业竞争力 , 推出培育和促进瞪羚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例如笔者所在的陕西省早于2017年就发布《进一步加强瞪羚企业培育工作指引》 , 对符合要求的瞪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现金奖励、项目用地、平台建设以及投融资方面给予最大支持 。
另外瞪羚企业注册地的所在地区也会给予政策支持 , 例如在西安市高新区注册成立符合瞪羚企业标准的公司最高可获得60万元奖励 , 同时对于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超过上年度研发费用的 , 给予超出部分50%的奖励 , 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30万元 。
为何省市地区对于瞪羚企业的培育如此重视?首先从经济转型角度出发 , 全国省市都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 , 优质的企业和资源有限 , 落地一城就少一家 , 而瞪羚企业具有增速发展快(每年有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创新能力强、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带来较高收益等特性 。 因此加速培育扶持本省市的瞪羚企业成长也成为地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投资 。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2018年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显示 , 仅在全国省市的高新区范围内就已经分布了2857家瞪羚企业(其中2512家是高新技术企业 , 占总体数量的87.9%;有2328家是民营企业 , 占总体数量的81.49%;有2443家是中小型企业 , 占总体数量的85.51% 。 ) 。
近日(9月17日) , 全球INS大会研究院联合多家机构结合启信宝数据对外发布了首份“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企业数据报告” 。
分别以成立时间(十年以内)、高新技术企业类型、年增长率不低于20%或年总收入不低于5000万、排除央企房地产企业和资源垄断性企业等综合条件进行数据筛选 , 最终全国共有25057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瞪羚企业 。
从25057家瞪羚企业的分布来看 , 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成都分别位列全国前十位 。
其中苏州市以1013家瞪羚企业位列全国第5位(江苏第1位 , 数量几乎是省会南京的两倍)表现出色 。
苏州市取得如此成绩的背后源于创新开放的地区环境以及对于培育创新型企业的优厚政策 。
位于苏州市城东的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 , 占地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 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 是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