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语录摘抄及赏析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二 )


06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 ,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 则民不偷 。” (《论语 泰伯篇》)
【大意】孔子说:“只知道外表恭敬而并非真的懂礼 , 就会劳倦疲乏;只知谨言慎行也并非真的懂礼 , 便会胆怯多惧;只是胆大妄为而并非真的懂礼 , 就会违法作乱;只知道心直口快而并非真的懂礼 , 便会尖利刻薄伤人 。在位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 , 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 , 那老百姓便不会对人薄情寡义了 。”孔子强调了为政者是老百姓效仿学习的对象 。君子的仁德与否关系着民风好否 。
07
【原文】子罕言利 , 与命与仁 。(《论语 子罕篇》)
【大意】孔子很少主动地去谈论功利 , 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体现了孔子鄙薄功利 , 敬畏天命 , 崇尚仁德 。
08
【原文】仲弓问仁 ,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 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 , 在家无怨 。” (《论语 颜渊篇》)
【大意】仲弓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出门就好像去见贵宾一样敬慎 , 役使百姓就好像去承担重大祀典一样严肃 。自己所不喜欢的 , 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诸侯之国做官没有怨恨 , 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也无怨恨 。”相信“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这句话大家平时经常说 , 就是出自这里啦 。
09
【原文】樊迟问仁 , 子曰:“爱人 。”问知 ,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 子曰:“举直错诸枉 , 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 , 见子夏 , 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 子曰:‘举直错诸枉 , 能使枉者直’ , 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 选于众 , 举皋陶 , 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 , 选于众 , 举伊尹 , 不仁者远矣 。” (《论语 颜渊篇》)
【大意】樊迟问什么是仁 , 孔子说:“爱别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 , 孔子说:“了解别人 。”樊迟还是不明白 。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 , 使他们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上面 , 就能使那些邪恶的人变得正直了 。”樊迟退了出来 , 见到子夏 , 便对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 , 问他什么是智 , 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 , 使他们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上面 , 就能让邪恶的人改过了’ , 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话涵义多么丰富呀!舜有了天下 , 从众人中选拔出皋陶提拔重用 , 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 。汤得了天下 , 也从众人中选拔重用伊尹 , 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所以 , 孔子的从政思想是要重用正直仁德的人 。
【论语经典语录摘抄及赏析 论语名言警句摘抄大全】10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 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 , 宽则得众 , 信则人任焉 , 敏则有功 , 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 阳货篇》)
【大意】子张向孔子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能够在世上实行五种美德 , 就是仁了 。”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敬 , 宽厚 , 诚信 , 勤敏 , 慈惠 。恭敬就不会招致侮辱 , 宽厚就得到民心 , 诚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重用 , 勤敏工作则会取得功绩 , 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 。”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仁的五种品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