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春天的变化 春天的变化有哪些( 二 )


——宋·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夜半的松涛声,就像是瀑布一般鸣响,诗人和好友共忆从前,兴奋无眠 。雷声响动,细雨飘落梅花间 。送朋友走的时候,还是笑着的,但独自回来时,却分外失落 。有谁知道诗人此刻的心情呢?就像窗外的绿丛,等待着杜鹃的到来 。惊蛰节后,春光越来越浓,然而朋友何时会再来?
春分,昼夜平分 。天气越来越和暖,春光明媚,生机盎然,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美好 。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
——汉·司马相如《春分》
春分这天,阴阳对分,桃花盛开,而燕子不顾微微的寒意飞回 。花红柳绿,春燕归来,而各地也有不同的风俗,迎接和庆祝 。比如在桌子上竖放鸡蛋,寄予美好的寓意,还有在空旷处放风筝玩耍,欢喜地融入春光里 。
到了春分,无论南北,都迎来了春的回归 。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
——宋·徐铉《苏醒》
春分时节雨水轻洒,杨柳轻拂带回了远方的客人 。北方的春天要来得晚一些,却不知道在南方,早已是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了 。不过,到了春分时节,再偏远苦寒的地方,也会被春光笼罩着,迎来欣欣向荣的景象 。
清明节姗姗而来,不知不觉间,春已深了 。清明时人们踏青,祭祖,户外活动越来越多 。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清明节,东风里开着梨花,人们纷纷出城玩耍,踏青寻春 。西湖的春色太美,都舍不得早早归去,直到天已傍晚,笙歌已歇,才渐渐散去 。此时西湖归于平静,万树杨柳只属于婉转啼唱的黄莺,更是一番风情 。
清明时,总会下雨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唐·杜牧《清明》
清明这一天,落着绵绵细雨,空气变得伤感,路上的行人失魂感怀 。这冷冷清清的时节,不如一醉解千愁 。借问当地人何处可以买酒?牧童笑着指向远远的杏花掩映的村落 。
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为雨生百谷 。丰沛的雨水让春天越来越繁茂,大地生机盈盈,春天却也渐渐到了尾声 。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
——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细雨像丝一样,溅在地上,却又似尘土,煮酒的瓶子有封口的蜡浮在上面,正是尝酒的好时候 。谷雨前后,樱桃红红,快要熟了,牡丹却刚刚张开花瓣,绽放笑颜,好像是不肯让纷纷飘坠的落花带走春天 。
谷雨不仅可赏牡丹,也是品新茶的时候,正所谓“雨前茶”,滋味上佳 。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
——唐·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农历二月的谷雨时节,坡野上茶树披着清露,分外鲜嫩喜人 。宿醉已醒,拖着多病的身躯,怜惜地摘取几片新芽,用来煎茶,既可消渴解乏,也可令人清醒,变得平和从容 。茶香袅袅,时光悠然,这日子平淡,却也美好 。
谷雨过后,春渐渐老去,绿多红稀,植物越发繁茂,天气渐热,宣告着春天的结束 。
春天的六个节气,包含着由浅及深,变化多姿的春天,就像一支支神奇的笔,精心地描绘,换了人间 。到了春天,莫急,也莫忧,和一个个节气一起,走过时光,看花开花落,春来春去,心中留下无数的美好,期待着下一回的相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