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气节和品格诗句 形容竹子的诗句( 二 )


此时倦鸟归林,晚霞在窗外流走,放在现在也是风光大片的底本 。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朝王维《竹里馆》
唐朝人口增殖,寒士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入仕途,但这些人和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是不同的,因为魏晋南北朝时代,当官世袭,所以他们拥有竹林,追求一种超脱的精神生活,实在是吃饱了撑的 。但也是那些美轮美奂的竹诗,让后代向往一种洒脱自在的竹下生活 。这种生活唐朝基本不现实 。
但是王维是个例外,虽然他也是进士出身,但是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获得了大片辋川的庄园,这首诗,是他致敬魏晋名流的生活 。
坐在竹林里,弹着琴,唱着歌,一个人等待明月过来陪伴 。
王维是音乐家,所以他在竹林里高歌,又不同魏晋之人,那些人有一多半是吃了丹药发泄,而王维才算是尽情的高歌 。
他的这首诗,很打动人 。但是如果你身体不好,且没有王维那种高歌的才华,我觉得半夜里的竹林其实不适合大多数人,只适合遥想一下 。
竹子在文学中成为清高的一个重要象征物 。但实际潇湘馆并不合适体弱多病的黛玉居住 。而且黛玉也没有竹子那种长寿繁荣的茁壮之美 。
只有清朝郑板桥写出了真正竹子的秉性和灵魂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朝郑燮《竹石》
这首诗写出了竹子本来的坚韧和刚毅,只要一点竹笋,它就扎根在山石土壤之中,努力长成参天秀丽的竹子和竹林 。无论风霜雨雪,不管东西南风吹过,它都坚定而柔韧 。这是竹子的生存力量,也是人民的生命力与毅力 。这才是竹子的本色 。这首诗让之前所有写竹的诗都黯然 。
因为人们往往只是爱着竹子的风姿绰约,如仙如画,反而忽略了它的最本质,顽强而坚韧的生命力!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