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赞美小草的诗句 草的古诗白居易( 二 )


那时大唐 , 曾经的荣耀与光辉已经一去不返 , 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已经倾颓 , 老百姓开始颠沛流离、战乱频繁的生活 。
那时候的诗人十六岁 , 刚离开贫瘠落后的家乡 , 来到繁华如梦的京城 , 准备参加考试 , 闪亮登上历史的舞台 。
十六岁的诗人是那样明媚、那样意气风发 , 是初出茅庐的少年郎 。
白居易拿着自己写好的诗稿来拜访当时朝廷的著作佐郎顾况 , 顾况看了一下他的名字“居易” , 心头不禁一哂 , “竟然还姓白” , 这个年轻人竟然有勇气叫居易 , 帝都这么大 , 物价这么高 , 除了有权势有金钱有地位的 , 谁留下来不是一番挣扎 ,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 你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子还想白白地轻而易举地在这儿居住下来 , 妄想留在这儿扎根?不自量力啊 。
顾况仔细看着这十六岁的少年 , 生怕错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 诗人穿着一身朴素泛黄的圆领袍 , 从他的外表实在是没看出什么门道 。
顾况对着这个少年的轻蔑地说道:“我们帝都的米比别处要贵许多 , 想要留下来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 你知道不?少年” 。
白居易有点不服气 , 不过是个名字而已 , 你怎么知道我就留不下来呢?
顾况拿起诗稿 , 待我看看你写得什么 , 不行的话马上就打发你归家务农去 。
翻开诗稿 , 第一篇就是这首“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顾况看完 , 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疼 , 打脸的滋味他瞬间就尝到了 , 这么有才华的少年 , 这么优秀的诗文 , 帝都的大门永远都是为这样的人才敞开着的啊 。
从那之后 , 顾况逢人便夸那个文采斐然的白衣少年 , 初来乍到的白居易也因此在帝都涨粉无数 。
诗人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 让他声名大振 , 也深刻印证了那句俗话“勤奋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 诗人在中唐时期众多优秀的诗人中成功出道 , 开始往人生巅峰一步一步攀登上去 。
一千多年后今天 , 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他写诗时想起的是曾和哪位挚友的难分难舍 , 但是饱含其中的情谊却是如同春草年复一年永无止境 。
大多的诗歌均不是高深晦涩难懂的阳春白雪 , 相反它是普通生活里点滴的总结与日常交际中真情实感的流露 , 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 也让我们领略了山川河流、星辰大海所展现出来的语言文字上的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