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前后 , 消费市场一片火热 。 与此同时 , 各种营销套路也随之出现 , 让人防不胜防 。
以月饼为例 , 一些不良商家炒作概念、制造噱头 , 出现了一些消费陷阱 。 消协部门提醒 , 购买月饼不要轻信“无糖、无脂、无添加、不含防腐剂”等宣传 , 对“保健月饼”“减肥月饼”“养生月饼”等品类要保持警惕 , 有的月饼声称加入了“鱼翅、燕窝、海参”等 , 价格非常高 , 偏离节日消费的初衷 , 国家相关部门也从未批准过保健类月饼 。 实际上 , 节日消费受到推崇 , 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特殊节庆的情感寄托 , 这种朴素的情感不该被过度商业开发和无限度滥用 。
商家往往使用老套路 , 中招者却不乏新面孔 。 对于各种预付费兑换套路 , 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 。 以“纸螃蟹”为例 , 中秋国庆前后 , 正是大闸蟹上市旺季 , 不少人提前抢购蟹券 。 但在实际消费中 , 却面临“一券在手 , 螃蟹难求”的尴尬局面 , 或是最终收到缺斤短两的螃蟹 , 投诉维权成本很高 。 面对商家在节日推出的花样百出的预付费充值活动 , 消费者要对商家信誉作必要了解 , 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来办理 , 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 明确预付卡的使用期限和条件 , 以防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
面对眼花缭乱的宣传 , 消费者不要被所谓“特价”所迷惑 。 一些商家动辄以“爆款”“特价”来吸引消费者 。 在直播带货平台 , 不时就会出现“全网最低价”等宣传 , 吸引了一些消费者围观和下单 。 对于有关促销手段 , 消费者要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 。
【特价|过节买买买 这些套路千万小心!】节日消费切忌跟风和盲目 , 消费者购物时要根据实际需求 , 切勿贪图便宜抢购囤积 , 因商品打折而冲动消费 , 导致出现商品过期或浪费的情况 , 到头来得不偿失 。
人无信不立 , 业无信不兴 。 对于商家来讲 , 要牢记“诚信”二字 , 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