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之战怎么读音 成皋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三 )


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盟在董卓向西逃窜之后,开始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 。 可怜汉献帝还在董卓手中等着汉室忠臣相救,而这帮大臣却举着勤王灭董的大旗,在为自己征兵略地 。 当时的汉室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各路诸侯也不是傻子,他们心里虽然也有想匡扶宇宙,拯大厦于将倾的念头,但是这种路漫漫的念头比起眼前的利益来,根本不值一提 。 于是瓜分就这样开始了:
先是刘岱杀了桥瑁,占了他的地盘;然后担任运输工作的韩馥也心生警惕,开始慢慢减少粮食的输送;袁绍气不过,干脆一股脑夺了韩馥冀州牧的位子 。 当时雄霸一时的关东联盟,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而真正在讨伐董卓的,除了一开始就尽心尽力的曹操,只有一个孙坚 。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年轻的时候就很有胆识,曾经孤身一人提着大刀吓跑了一众海贼 。 关东联盟时他以长沙太守的身份参与,算在袁术的治下,跟随联盟一起讨伐董卓 。 这一路上,他可真谓是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地同董卓战斗 。 他平时打仗喜欢在额头上戴一条红色的头巾,而当时这抹红色对董卓的部队来说就像是失败的宣判书,一旦和孙坚交手,不是失败也会是一场极度艰难的恶仗 。 他打的第一场鲁阳之战,就是一个漂亮的“空城计”!
孙坚率军到达鲁阳的时候碰见了袁术,袁术说文台老弟很不错嘛!于是表奏他为破虏将军(中五品),孙坚便在鲁阳积极操练兵马,打算大战一场 。 董卓听说孙坚在鲁阳备战,立马派出了几万骑兵前往打压,那时候孙坚正在城外设宴,为前往催粮的长史送行 。 众文武正在把酒言欢,谁想探子忽然来报,董卓的骑兵已经到了!
这无疑是个令人恐慌的消息:我们在城外喝酒,董卓的骑兵却已经到了,万一千军万马一下冲锋过来,该怎么办?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孙坚,他们希望自己的统帅能够赶快想出一个良策将他们从危险的边缘中拉出来 。
孙坚在听到消息时稍稍皱了一下眉,但是随即便恢复了镇静 。 他将杯中的酒慢慢喝完,然后下令说让部队慢慢集合靠拢,不要乱!底下的人不敢抗命,便布置了下去 。 但此时董卓的人马在不断的增多!由最开始的几十骑轻骑扩大到了数万兵马,孙坚帐下许多人都已经急得出了汗,但是孙坚还是不为所动 。
等到董卓的队伍几乎集合完毕的时候,孙坚这才缓缓离开座位,带领着已经整顿好的部队徐徐退入城中——军纪严明,有条不紊 。 董卓的人见到这个阵势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进了城 。
直到返回城中,孙坚才对大家说,如果我们在当时马上起身离开,军士们势必会因为着急而慌乱起来,到时候一旦发生践踏,阵型被打乱,便会使整个部队的软肋暴露在董卓军队的面前,我们也就不能顺利进城了 。 只有慢慢集合好队伍,有纪律地入城,才能保证安全 。 兵法上的虚虚实实,正是这样用的 。 大伙听了他的话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不愧是孙坚,坚得真好 。
而董卓的人见孙坚的兵马军纪严整,不像是一下子就能够打败的,便匆匆又撤走了 。 孙坚就这样用一个简单的集合,吓跑了董卓的数万骑兵 。


【三个男人一台戏】
孙坚打了胜仗,让董卓知道了这号人物 。 于是在孙坚带着部队到了梁县东边的时候,董卓派出精锐部队徐荣对他进行了猛烈的围攻 。 当时飞矢如雨,杀声震天,董卓下了死劲,想要把这个潜在的对手掐死在摇篮里 。 孙坚虽然寡不敌众,但仍然带着数十骑冲了出来 。
徐荣也不肯他这么轻易逃掉,于是派部队全力追杀 。 董卓的人认识孙坚的红头巾,于是都冲着前面那抹红色追去 。 为了迷惑追兵,孙坚的亲信大将祖茂戴上了孙坚的头巾并且分开逃跑 。 董卓的人只认识头巾不认识人啊,便都跟着祖茂跑了,祖茂被追进了树林里,他急中生智将头巾取下来挂在一株烧焦了的木头上面,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人站在那里 。 果然,董卓的人追过来以后看见了头巾,以为就是孙坚,于是还细声细语地重重包围过去,到近了才发现就一根木头杵在那里,是个木头人!董卓的人骂骂咧咧地走了,躲在草丛中的祖茂也逃过一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