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的译文李清照 渔家傲天街连涛云晓雾( 二 )


《李清照集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比较公平的评论是沈曾植,他是清末民初人,跟王国维有很多交往,两人是朋友 。沈曾植写有《菌阁琐谈》,是一本论词的书 。他说:

易安跌宕昭彰,气韵极类少游,刻挚且兼山谷,篇章惜少,不过窥豹一斑 。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 。才锋大露,被谤殆亦因此 。自明以来,堕情者醉其芬馨, 飞想者赏其神骏 。易安有灵,后者当许为知己 。
“易安”就是李清照,李清照别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以前哪个女子有过别号?没有,有的连名字都没有,比如戴复古的妻子,写了很感人的词,“惜多才,怜薄命,无计可留汝”,我们只知道她是戴复古的妻子,她自己姓甚名谁?不知道 。古代的女子连名子都没有,还有别号?还自己叫作居士?跟东坡居士一样,号称居士,那只有李清照这样的女子,李清照这个人好跟人竞争,又自命不凡,所以她别号易安居士 。
《沈曾植书信集》(沈曾植著作集)
沈曾植评论李清照的词跌宕有起伏,不是平铺直叙,“昭彰”就是有光彩 。李清照的词如此之有跌宕起伏,如此之有光彩,所以她的气质和格调,很像秦少游 。“刻挚”,就是喜欢在用字上写得非常精刻、非常用力,“刻”是很精、很仔细,雕章琢句,“挚”是很用力 。他说这种雕琢跟用力,还像黄庭坚 。因为黄庭坚就喜欢在文字上雕琢用力 。李清照也是,比如连用十四个叠字之类的 。他说可惜李清照传下来的词很少,就像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他说“闺房之秀,固文士之豪也” 。李清照不但是闺房里边杰出的人,而且就是摆在文士之中也是很有豪纵之气的 。
“自明以来,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 。”自从明朝以来,喜欢注重感情的,就落在她的那个芬芳温馨的词里边 。我们说,男性的词,早期的是双性,男人写女人是双性,到了苏东坡、辛弃疾从双性走向单性了,这是从内容上说的 。女性词最早是单性,因为被压制、被限制,那种男性的气概没有办法发扬出来,所以就只能够写女人的事情 。可是到了李清照这样一个有才华、又高傲、又自命不凡的人那里,她有男性的气概是压不住的,她就跑出来了,所以既是闺房之秀,又是文士之豪 。
明朝以来,因为她有双性,她有写得很温柔的我们上次也讲过的:“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所以喜欢女性化的作品的,就喜欢李清照这种芬芳温馨的作品;喜欢有高远理想的人,就会欣赏李清照这种可以奔腾、可以飞翔的作品 。
“易安有灵”,假使李清照死后还有灵魂的话,还有知觉的话,“后者当视为知己”,对于后一种人,就是能够看到李清照的词里边,有飞翔神骏的一面,这样的人,才是真能够欣赏李清照的 。所以说李清照是个很重要的人,是身为女性而在词中把双性表现出来的词人 。
李清照像,[清]崔鏏绘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双性特征 。一般情况下,男人会拥有比较女性化的特征,女人也拥有男性化的特征 。只是因为环境的、文化的种种影响,有的人把其中一面隐藏了,而另一面显现并强化了 。关于这种双性,我在早年写的一篇文章中讲到“花间词”的双性的时候,就讲过 。古今中外,不但人有双性,在文学艺术里也有,我在那篇文章里引用过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是后来摆脱了弗洛伊德的局限,他的心理学有比弗洛伊德更深、更细、更透彻的地方 。弗洛伊德比较狭隘,他认为男子有恋母情结,女子有恋父情结,一切的文学艺术都是从性被压抑变形而来的,所以弗洛伊德完全从性来讲文学艺术的创作,这太狭窄、太拘束 。他的很多说法与中国文化并不相和,所以用他的那种性心理学来分析中国的文学并不完全适合 。可是荣格讲得真是深刻细腻,他说我们的人格有三个层次:意识(conscious)、潜意识(subconscious)、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真是讲得非常奇妙、神秘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