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寒咳嗽最有效的药 风寒咳嗽吃什么药?( 二 )


治风寒咳嗽最有效的药 风寒咳嗽吃什么药?

文章插图



04
止嗽青果丸(口服液)
【处方组成】麻黄、紫苏叶、黄芩、桑白皮(蜜制)、浙贝母、石膏、半夏(制)、苦杏仁(去皮炒)、紫苏子(炒)、款冬花、西青果、白果仁、冰片、甘草 。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束肺证 。症见咳嗽痰多、痰黄白质黏、胸膈满闷、气促作喘、口燥咽干、舌苔黄、脉滑数 。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
【临床应用】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等 。临床以咳嗽气喘、痰黄或痰白质粘为特征症状 。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长于止咳平喘,尤其平喘之力较强,适用于外有风寒外束,内兼痰热壅肺者 。
【用法用量】大蜜丸:口服 。一次2丸,一日2次 。口服液:一次20ml,一日3次 。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肺虚久咳,气虚作喘慎用 。高血压,心脏病,青光眼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
【规格贮藏】丸:3g/丸 。密封 。口服液:10ml/支 。密闭,避光,置阴凉处 。
05
宁嗽露
【处方组成】麻黄、百部(蒸)、紫菀、苦杏仁、甘草 。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止咳化痰 。主治风寒犯肺、痰浊内阻证 。症见咳嗽不止、痰多色白质黏稠、胸闷气急、舌淡苔白、脉浮紧 。
【现代药理】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等作用 。
【临床应用】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临床以咳嗽不止、痰多色白质黏稠、胸闷气急为特征症状 。
【用药特征】本成药源自三拗汤化裁 。长于治疗风寒外感,肺气不利的咳喘 。其解表之力不强,重在止咳平喘 。此药温润和平,升降兼施 。临床使用时有无表证皆可使用 。适用于热象不著之咳嗽 。
【用法用量】露剂:口服 。一次15ml,一日3次 。糖浆:口服,一次15ml、一日三次 。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风热、痰热咳嗽及阴虚干咳者慎用 。心脏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
【规格贮藏】(1)10ml/瓶,(2)50ml/瓶,(3)100ml/瓶 。密封,置阴凉处 。
06
止咳宝片
【处方组成】紫菀、橘红、桔梗、前胡、枳壳、百部、五味子、干姜、陈皮、荆芥、罂粟壳浸膏、甘草、薄荷素油、氯化铵 。
【功能主治】宣肺祛痰、止咳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痰浊内阻证 。症见咳嗽、痰多清稀、咳甚而喘、舌淡苔白、脉浮 。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
【临床应用】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临床以咳嗽、痰多清稀、咳甚而喘为特征症状 。
【用药特征】本中成药为中西医结合制剂,长于宣肺祛痰、兼止咳平喘,佐以收敛止咳,用药宣降相因,散收结合,适用于外感风寒、痰浊内阻所致久咳不愈者 。此外,临床使用时不可久服,以免成瘾 。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7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服用3~5个疗程 。
【使用注意】孕妇、婴儿及哺乳期妇女忌服 。消化性溃疡慎用 。肺热、肺燥之干咳及咳痰带血者慎用 。不宜久服 。服药期间不宜再受风寒,并禁食冷物、辣椒及各种酒类 。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口苦、大便干燥 。
【规格贮藏】0.35g/片 。密封 。
07
杏贝止咳颗粒
【处方组成】麻黄(蜜炙)、苦杏仁、桔梗、前胡、浙贝母、百部、北沙参、木蝴蝶、甘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