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艺术有哪些?可以谈谈你所熟悉的艺术吗?( 二 )


TOP7 驮祖

农村民间艺术有哪些?可以谈谈你所熟悉的艺术吗?

文章插图
驮祖
中国现在城市化发展很快,人们渐渐的由大家族转向小家庭 。但是在农村,人们的氏族宗亲意识还是非常强烈的,那么一个家族什么东西最重要呢?——族谱 。
族谱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也是认定此人是否为本家族成员的重要依据,是一种资格,一种身份 。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族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 。族谱是一个家族应该誓死捍卫的宝书,因为它记载了你的家训,你的血脉 。
古时候战乱频发,人们经常要举家迁移,远行勿忘本,临行前忘不了给祖先上坟烧纸,当家人到家堂庙里请回家谱(现在的山东人好象是叫祝子)卷好用包袱皮包好横驮在当家人的双肩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驮祖,一直延续至今 。表示对祖先尊重,不能像一卷字画一样拿在手里!
TOP6 老人洞
“寄死窑”又称“自死窑”、“寄死窟”、“老人洞”等 。指的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 。这一弃老习俗的发现,无疑是对中国自古尊孝道历史的一个讽刺 。
在临国其实也有过这种荒谬的农村习俗,日本、韩国农村,就曾出现过弃老山,家中无生产力的老人一律背着山中自生自灭;在印度的农村,至今仍有老人国的存在 。
现在的中国农村,自然是找不到这种惨无人道的老人洞 。然而留守村庄的老人,是不是弃老习俗下一批受害者呢?值得深思 。
农村民间艺术有哪些?可以谈谈你所熟悉的艺术吗?

文章插图
老人洞
TOP5 捡骨
在福建、台湾及广东农村地区,有一种很神秘古怪的丧葬习俗,那就是二次葬 。“捡骨”之俗,即俗称“捡风水”,也称“二次葬”,即在第一次丧葬时操办较为精简,甚至有的不立墓碑,仅以树木代替标识 。在五至七年后再择吉日开墓,捡拾遗骨,重新正式安葬 。完成这一仪式的专业人士就是捡骨师了 。
农村民间艺术有哪些?可以谈谈你所熟悉的艺术吗?

文章插图
捡骨
一些未完全腐烂的遗体,还需要重新火化,然而并不是送去火葬场,而是由捡骨师就地搭起煤气炉子......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像 。所以在福建农村的一些乱葬岗,经常可以看到莫名圈出的一块空地,中间摆着一个煤气炉 。
也有一种情况,家人会选择不进行二次葬 。那就是老人过世了,儿子们升官发财了!按照封建的思想,就是老爸老妈的坟是风水宝地啊,灵验啊!不能动!也经常会有兄弟因为二次葬闹翻的故事,为什么呢,因为老大发了,老二没发,老二心有不甘,整天动改祖坟风水的注意,老大自然是不同意 。
TOP4 问米
起源于中国农村,是将亡故的亲友灵,与家人相互配合的法术 。通过神婆把阴间的鬼魂带到阳间来,附身于神婆,与阳间的人对话,因做此仪式时都放一碗白米在旁,当地人称之为问米 。问米在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已经存在,当时称为智者的人声称能与神灵或鬼灵沟通,懂占卜及天文地理,女称为“巫”,男称为“觋” 。
至于真实与否,小编不作评价 。有人说完全是神婆先行探听好客户的底细,然后微妙微翘的演出,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
这个习俗,现在农村地区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基本隔几个村,就有一位比较出名的神婆 。农村会有逢圩,也就是赶集 。集市边缘呢就会有几张桌子在那摆放,坐在那的便是仙婆 。仙婆们坐在那,桌上会摆放好香炉 。我在老家上街时都能碰见一些中老年妇女去那里 问仙。我自己不曾去过,但是大概知道问的是什么,一般是家人的病痛,姻缘,生子 。而且问仙的人群也都普遍有个特点,年龄在30岁以上(极少极少30岁以下的),但一定是成年妇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